但是至少迄今为止列出的这些理由都没有能够成功地劝退我
作者共發了33篇帖子。
|  | 我倒是真心地期待有人能成功地劝退我不去做这份工作 但是至少迄今为止列出的这些理由都没有能够成功地劝退我    | 
|  | 16、可能会因为工作的安排需要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地方需要员工做的“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都不一样)    | 
|  | 17、兴趣爱好变成工作以后可能会失去兴趣只剩下劳累    | 
|  | 回復14樓 @巨大八爪鱼 的內容:这句话我不同意,因为我从小的兴趣爱好就是编程,大学毕业后从事的也是编程工作,工作了快五年了,我现在仍然很热爱编程。 你说得也有道理,只不过这条劝退理由所说的事客观上还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还是有一定必要纳入考虑的    | 
|  | 18、发展不好,没有多大晋升的空间    | 
|  | 回復12樓 @圆环之理 的內容:16、可能会因为工作的安排需要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地方需要员工做的“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都不一样) https://mp.weixin.qq.com/s/MxBj2Z2wN2HcTb4nC61rJg 至少这篇东西里就说了一些在鬼屋扮鬼可能会遇到的自己不愿意做又不得不做的事    | 
|  | 回復2樓 @圆环之理 的內容:1、可能会被打 2、可能被人找机会xsr 3、可能被游客反吓回去 4、化鬼妆会很伤皮肤 5、工作很耗费体力 6、可能会遇到真的鬼(不过概率不大) 7、需要练习尖叫,... https://mp.weixin.qq.com/s/MxBj2Z2wN2HcTb4nC61rJg 这篇东西讲述了在鬼屋里会被打的程度    | 
|  |    | 
|  | 哪怕你装装样子、走个过场,你也必须养成习惯,去首先“行礼如仪”地排除一下你判断错误的可能。 就算是牵强附会,你也要找一些客观的依据来证明与你相反的判断有一定概率不成立,而不能直接把这些基本的检查过程留空、绕过。 总要有那么一个自然段、一两句话担当这个“为什么相反的观点不成立”的职能,把这个空填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思考问题的SOP。 就这样完全留空、绕过,直接诉诸“自信”去直奔下一步,意味着一个人还没有可以有效运转、值得最基本的信赖的思维习惯。 这种思维习惯,是一种思想上的“训练痕迹”,一种将思考付诸实践后必然会得到教训、从而必然会养成的条件反射。    | 
|  | http://zh.purasbar.com/post.php?t=25464 不过这篇东西给我的启发并不是【做事要多考虑与预期相反的证据】,而是【如何正确地满足想去扮鬼吓人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