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库主要放置论文、书籍等相关资料的简介信息,供检索。 本部分主要放置一审简易程序的相关资料,包括一审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等内容。
|
 |
《民事略式诉讼程序初论》 中外法学. 2022,34(06) 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略式程序是从罗马法普通程序简化变革过程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特种诉讼程序,与普通程序的简化版简易程序分属不同的程序范畴。各具体略式程序用途各异,但共享核心程序元素而具有家族相似性:略式程序的目的不是解纷,而是迅速形成执行名义;不对主诉案件进行完整、实质审理即作出裁判;其裁判有形式确定力和执行力,没有既判力。略式程序与普通程序相通,但不依附于诉讼程序而独立运行。它在程序标的、程序结构、审理方式和裁判效力上与非讼程序有本质区别。略式程序适合于当事人对权利义务关系没有实质争议、对及时实现权利或寻求预防性保护有迫切需要的案件。其运行机理遵循实体权利逻辑。为确保程序正当性,略式程序保障当事人法定听审权,并赋予当事人异议权。当事人的异议构成实质争议的应当终结程序。 关键词:略式程序;简易程序;非讼程序;家族相似;最低限度程序保障;
|
 |
吴英姿《民事禁令程序构建原理》 中国法学. 2022(02) 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不能满足民事禁令制度的程序规范需要。临时禁令程序是一种独立的程序,具有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属性,其目的不在解纷,而在于维系权利现状。普通程序无法适应禁令快速反应的需要。非讼程序与禁令程序的本质特征不相契合。诉讼与非讼程序法理交错适用论因理论缺陷无法为禁令程序构建提供理论支持。略式程序契合禁令程序简速裁判的要求。申请人启动禁令程序应当提供表面证据确凿的事实。法院无需对本案进行完整、实质审理即可作出裁定,但不能突破最低限度程序保障要求。临时禁令具有形式确定力和执行力,无既判力,适用“异议—撤销”简式救济途径。禁令保证金有助于保证禁令程序的可逆性。 关键词:民事禁令程序;略式程序;表面证据;人格权禁令;知识产权禁令;
|
 |
占善刚《科学配置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的逻辑起点》 法学评论. 2022,40(02)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法学院 摘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九)项至第(十三)项对小额诉讼程序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凸显了小额诉讼程序固有的程序特质,使其与简易程序、普通程序一道体系化地构成了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在第一审诉讼程序的配置上,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承袭了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以来陈陈相因的“简单的民事案件简易审理”的法理逻辑。“简单的民事案件简易审理”不仅有违民事诉讼程序分层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民事诉讼运行的内在规律。由于诉讼标的额彰显了当事人需要裁判保护的实体权益并且具有易为当事人识别、法院判断的外部特质,科学配置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应以诉讼标的额的大小为逻辑起点。 关键词:一审诉讼程序;简单的民事案件;诉讼标的额;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
|
 |
李浩《繁简分流改革视域下完善小额诉讼程序研究——以N市与S市试点法院为重点》
当代法学. 2021,35(04)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为解决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长期低迷的问题,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将完善小额程序纳入改革的范围。《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适用方式是法定适用,适用率的高低取决于法定适用的状况。法定适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法院法官担心一审终审的小额程序会带来涉诉信访。在各项改革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法定适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当事人合意适用的状况依然不理想。小额案件的金额标准大幅度提升和小额案件的程序进一步简易化后,应当更加重视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改变败诉当事人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寻求救济的做法,赋予当事人更有效的救济手段,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法官不愿意依职权适用和当事人不愿意合意适用的问题。
关键词:繁简分流;小额程序;适用率;法定适用;合意适用;
|
 |
吴英姿《民事速裁程序构建原理——兼及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系统推进》
当代法学. 2021,35(04)
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早有把速裁程序建设为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的意图。但现有改革思路未能跳出简易程序的框架,且囿于现行法的规定,速裁程序的独立性尚未证成。独立速裁程序正式制度化的前提,是揭示其不同于简易程序的本质特征。速裁程序与略式程序有很高的适配性。运用略式程序基本原理,以当事人对实体问题没有争议为前提,在审理程序、裁判效力性质、程序保障及救济途径等方面构建独立的速裁程序规则。以速裁程序构建为抓手,系统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有助于提高改革的系统集成效应。
关键词:民事速裁程序;略式程序;繁简分流;小额诉讼程序;要素式审判;
|
 |
南海法学. 2021,5(05) 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视阈下民事速裁机制构建的逻辑与路径 费鸣、徐丹阳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 摘要:速裁所指的不是一种程序,而是一种机制,故完善速裁不能仅将眼光局限于"程序视角",而应当着眼于"机制视角"。当前,我国民事速裁尚未形成完备的机制,表现在:大量非速裁案件纳入速裁范围,导致"越位";速裁案件审理规则不完备,导致"错位";未针对速裁案件设置对应的审判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审级运转衔接模式,导致"缺位"。完善民事速裁机制,应设置专门的速裁法院(庭),并在中级法院设置速裁庭,实现"补位";以标的额大小作为繁简分流的首要标准,实现"归位";根据速裁案件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审理规则,实现"正位"。 关键词:民事速裁机制;速裁法院;繁简分流;
|
 |
和芫,马峰.小额诉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基于上世纪中叶美国的小额诉讼[J].时代法学,2019,17(04):102-109.
关键词:争议;实践;社会环境
摘要: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或者司法实践中,小额诉讼程序并非新生物,围绕小额诉讼有不少争议。饱受争议表明它备受关注,争议本身引导人们不断认识该诉讼程序。受比较法研究的启发,借鉴美国中小额诉讼的经验教训,分析相关争议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小额诉讼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
|
 |
黄宣,陈清.论小额诉讼程序的独立性[J].时代法学,2013,11(02):42-47.
关键词:小额诉讼程序;独立性;繁简分流
摘要: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简易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独立性具有现实基础、法理依据和程序功能,各国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区别于简易程序的立法规范。我国《民事诉讼法》应采用在"第二编审判程序"中专章规定的立法模式建构小额诉讼程序规则,以实现案件真正的繁简分流,实现小额诉讼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进而满足民事司法大众化的时代需求。
|
 |
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03):141-153+207.
关键词:小额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摘要:当代世界各国在民事司法改革中实行的小额诉讼程序 ,目的既在于提高诉讼效率、减轻法院负担 ,也在于实现司法的大众化 ,通过简易化的努力使国民普遍能够得到具体的、有程序保障的司法服务。然而 ,这种程序受各国现行制度和司法实践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运行情况及其效果迥然各异。当前 ,中国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 ,也开始考虑把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设想或改革目标。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 ,研究了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制度设计和运作中的原理 ,以及实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引进小额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探讨了中国民事简易程序改革中应该注意解决和避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