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一幢别墅,大家都说别墅里有一个瘦子,你只要去那幢别墅他就会热情的款待你。
你屁颠屁颠去了,结果没看到瘦子,只有一个胖子。
胖子拿起手边的斧子把你劈两半。
这个时候你想明白了,别墅里可能有两个人,一个瘦子一个胖子,瘦子会招待你,胖子会杀人。
如果人很倒霉碰到胖子,就会被一斧子劈开。
如果人碰到瘦子,就会被热情款待,并开心地离开。
所以有关于别墅里面的故事,都是碰到瘦子的“幸存者”讲的,那么大家听到的都是瘦子的故事。
为什么没人说胖子会杀人?因为碰到过胖子的都被杀了,没机会说。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有的时候我们的研究对象是错误的,就会得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就比如经典的在火车上问大家买没买到火车票。
在生活当中它往往就是:
你感觉身边炒股的人都发财了——因为发财的会四处去说,亏钱的不会到处炫耀。
学生时代的混混都飞黄腾达了——飞黄腾达的才会出现在你的同学会上,泯于人海甚至干脆被人扔到海里的你想不起来。
总之就是,你能研究到的样本,都指向结果A,但是出于某些原因,你研究不到其他样本,而那些你研究不到的样本,指向结果B。
所以其实本来不一定结果是A,但是你只能研究到结果是A的样本,你就会以为结果是A。
作者:MMM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663677/answer/19583536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