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代结语:对中国民法教义学现状及其实践的最后评论
中国民法学界关于法学方法论和法教义学的科学讨论,充分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对于法学方法论和法教义学在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历史和意义有一个很好的概览...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3.精细体系及其功能
关于精细体系对中国法和德国法的重要性,我和王利明教授之间似乎有些分歧。王利明教授主要对中国法教义学构建此类中间层表达了两点疑虑:其一,德国历史上长期缺乏中央国家立法...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二)中国《民法典》与法教义学
前文对中国《民法典》之结构与特征内容的分析已然清晰表明,这部法典绝非轻视前述法教义学的立法作品。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以下将通过法教义学的重要元素对此作简...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三、中国民法教义学的争议与展望
(一)对物权与债权区分之批判的谬误 1.对中国《民法典》之批判的核心要旨 物权性绝对权、知识产权保护权和以债权请求权形式表现的相对权之间的区分...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4.第四编人格权编
中国《民法典》一个放眼全球都很独特的地方是,人格权独立成编,且规定得非常详尽,共计50个条文。从内容上看,人格权的详细规定或许可以放在总则编之后,又或者效法《法国民法...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3.第三编合同编与第七编侵权责任编
初览中国《民法典》,债务关系被严格划分为合同法律关系与侵权法律关系两大类,且二者相距甚远,彼此之间似无关联。该体例突破了《法国民法典》(在“债之渊源”...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2.总则编
提取公因式恰恰是欧陆法典体系化方法的特点。那种批评中国《民法典》总则编包含的“提取公因式”(vor die Klammer gezogene)规则不足的观点,无法令人信服,显...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二)中国《民法典》的编纂:适度转向潘德克顿式法教义学范式?
1.法典体例 中国《民法典》的体例,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大陆法系的特征,即以受19世纪潘德克顿体系适度影响的德国范式为主...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二、中国民法教义学与当代德国教义学现状的比较
(一)带有必要尊重的比较 近几十年来,尽管起点艰难,但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在决定整个世界的命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 |
回覆:【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3.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
认识到每种形式的令人信服的法律解释和法律续造,最终不仅以法学的体系的认知为基础,而且,如果其思想过程完全完成并且不会过早停止,那么基础科学所媒介的知识也必然会对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