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咬文嚼字吧
>
瀏覽帖子
港澳繁體
大陆简体
台灣正體
马新简体
|
登錄
|
註冊
進入侃吧
進入個人空間
全部
僅作者
目前共有
4
篇帖子。
字體大小:
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
台灣正體▼
點擊
回復
85
3
【AI生成】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真的是指大夫犯罪要偏袒嗎?
圆环之理
下位魔導師 十八級
1樓
發表于:
2025-11-11 01:21
回復
內容由 AI 生成,請仔細甄別
圆环之理
下位魔導師 十八級
2樓
發表于:
2025-11-11 01:21
回復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出自《禮記·曲禮上》,常被誤解為古代法律對貴族階層的偏袒,但其實際含義更為複雜,需結合歷史背景和儒家思想來全面理解。 原文語境與含義
1.刑不上大夫
•並非指大夫犯罪不受懲罰,而是強調士大夫階層因受過禮制教育,應自覺守禮守法。若犯罪,懲罰方式與庶民有別:
•保全尊嚴:大夫可能被賜自盡(如飲鴆、自刎),而非受公開的肉刑或羞辱,以維護其身份尊嚴。
•「八議」制度:後世法律(如《唐律》)的確規定貴族官員可通過「八議」(如議親、議貴)減刑,但重大犯罪(如謀反)仍會嚴懲。
•儒家認為大夫應「以禮自律」,若犯罪則是自棄於禮,懲罰更側重道德譴責。
2.禮不下庶人
•並非剝奪庶民的禮儀權利,而是指繁瑣的貴族禮儀(如祭祀、朝聘)不要求平民完全照辦,因其生活條件有限。
•庶民同樣需遵守基本倫理規範(如孝道),但禮儀形式可簡化,所謂「禮順人情」。 歷史實踐:並非絕對特權
•法律面前等級有別:古代法律本質是等級法,但貴族犯罪並非一概免罰。例如,漢代多名諸侯王因謀反被誅,明代朱元璋嚴懲貪官不論身份。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觀念:在法家思想(如商鞅變法)和某些朝代,士大夫同樣可能被依法處置,只是執行方式不同。 儒家思想的本意 這句話的核心是強調社會各階層各守其分:
•大夫應靠道德自律,而非依賴刑罰威懾;
•庶民因實際條件所限,禮儀可適度變通。 儒家理想是「德治」,希望統治階層以身作則,而非公然主張法律不公。 常見誤解的根源
•斷章取義:脫離《禮記》上下文,將「刑不上大夫」簡化為特權思想。
•混淆制度與現實:歷代法律對貴族確有優待,但通常限於非重大犯罪,且伴隨道德約束。 結論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並非主張對士大夫犯罪一律偏袒,而是強調不同階層適用不同的規範方式,融合了儒家的等級觀與德治理想。在歷史實踐中,貴族雖享有一些法律優待,但並非完全免於懲罰。理解這句話需避免以現代平等觀念直接套用,而應置於古代禮法結合的語境中審視。
插入表情
啊啊是谁都对
副總編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
2025-11-11 09:26
回復
據我學習的法制史內容,AI的這些評論首先即存在不區分語境的問題。
用謀逆去反論「並非絕對特權」反倒是有些雞蛋裡挑骨頭,因為這句話在絕大部分語境下確實描述的是法律對貴族階級的偏袒,並非什麼斷章取義。
圆环之理
:噢噢,原來如此
2025-11-11 16:55
回復
插入表情
回復帖子
內容:
圖片
視頻
表情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
85
回複數:
3
評論數:
?
作者:
圆环之理
最後回復:
圆环之理
最後回復時間:2025-11-11 16:55
公告板
【新功能】現在手機版發帖也可以上傳圖片了
【公告】布拉斯侃吧(Purasbar)全站已啟用HTTP/2訪問以及TLS1.3加密
【新功能】樓中樓功能已上線
【公告】Purasbar http訪問方式已關閉,從現在起只能通過https方式訪問
【新功能】現在可以直接在發帖框中粘貼圖片啦!
【新功能】搜索框提示功能上線了
【公告】第十五次補丁包安裝完畢
【公告】從現在開始,管理員將停止審批會員
【公告】阿斯蘭侃吧現在開始支持簡繁混合搜索
【公告】阿斯蘭侃吧啟用https訪問
【公告】從今天開始,本站實行主題編號制
【新功能】圖片縮放功能上線了
©2010-2025 Purasbar Ver2.0
▲
除非另有聲明,
本站
採用
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
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