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產品(占比約35%) • 大豆:玉米 小麥, 主要用於食用油和飼料加工
2. 能源產品(占比約28%) • 液化天然氣, 原油
3. 工業品與高科技產品(占比約25%) • 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高端晶片仍依賴美國進口 • 汽車零部件:美國是中國汽車零部件最大進口來源國, 尤其新能源車供應鏈依賴美國技術。
4. 航空航天產品 • 民用飛機及零部件:儘管波音訂單減少,但存量市場仍依賴美國零部件維護,渦輪發動機等產品對美進口依賴度達53.2%。
5. 醫療與製藥 • 抗癌藥、生物製劑,高端醫療設備:核心部件如質譜儀、基因測序儀等
上面這些才是我國急需攻克的難題 醫療這塊國內是最不行的,其次就算晶片,能源和糧食這個可以用其他國家進口取代 2024年,我們預計進口汽車晶片超200億顆,自給率大約在10%左右,90%靠進口。同時中國產的電動汽車占全球比例為70%。 大家熟悉的智能座艙晶片、自動駕駛晶片等等,大多都是採用美國高通、英偉達的 手機裡的晶片更不用說了,都是老美的,這些才是國內急需攻克的東西 要是有一天中美敵對,和俄羅斯一樣,那新能源車和手機廠都要倒閉了,沒晶片用了 小米汽車配備了一顆高通驍龍8295晶片。這顆晶片是當前眾多新車型中使用的高通座艙晶片,屬於高通第四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台,在智能駕駛方面,小米汽車使用了兩顆英偉達Orin X算力晶片。 小米15 Pro首發了全新的驍龍8至尊版晶片 電腦上 INTEL AMN 英偉達 機械硬碟 這些全是卡脖子的東西 真要和美國一刀兩斷,國內汽車 手機 電腦 全都要漲價 咱們國內的晶片也進口的ASML光刻機,真的要是美國說一句話,歐美肯定全面封鎖中國 到時候國內晶片廠也要趴窩,造不出晶片了 還有咱們過程 C919 打飛機,發動機用的好像是波音的,美國貨 這些都是卡脖子的東西,只要不是全國產的,都是會被美國卡脖子 國內研發晶片的那幫人,全是騙經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