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资料】蓝猫航天系列每集小知识
10-6
·
第七集
想必大家都听过童话《一千零一夜》里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吧,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大盗头目对着那巨大的石门说了句“芝麻开门”,大门就自动打开了。而如今都有了自动化技术,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其实这个场景真正体现了自控技术的思想。自控技术可以有多种控制方式,比如说声控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或没有任何验证机制的完全自控技术,这些都是自动感应技术的运用。这种感应技术是基于一些感应式的传感器制作而成的。当传感器接收到信息时,相应的执行机构就开始运行,这样就可以完成一些预定的功能。目... |
||
回复:【资料】蓝猫航天系列每集小知识
10-6
·
第六集
宇宙空间是人类继地球大陆、海洋和大气层以后进入的第四个活动领域,人类自古就充满着探索宇宙奥秘的幻想和实践,为宇宙探索奋斗了数千年,现在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人类已经将卫星,空间站,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送入了太空。 |
||
回复:【资料】蓝猫航天系列每集小知识
10-6
·
第五集
飞机是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一种航空器,航天飞船是一种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器。所有飞机都是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千米左右,而航天飞船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它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还有,他们的动力装置各不相同。飞机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飞船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即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而航天飞船为了不致坠... |
||
回复:【资料】蓝猫航天系列每集小知识
10-6
·
第四集
特定的航天环境,不仅对航天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极为严格,而且使航天员的口味要求变得特殊,吸收消化能力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太空食品必须包含足够的、完善的科学营养,如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并保证含有钙、磷、镁和钾等主要无机元素。还要含有铁、锌、硒、碘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E和其他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此外,太空食品要设法限制食物中的钠,水和纤维成分,以减少航天员的大小便次数。为了保证航天员的正常工作状态,对太空食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
||
回复:【资料】蓝猫航天系列每集小知识
10-6
·
第三集
优秀的航天员,首先必须具备非常优秀的身体素质。因此,需要进行超常的训练,有的国家曾经要求宇航员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骑自行车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有的国家为提高宇航员的耐力,曾让宇航员穿上80公斤重的航天服,在炎热的沙漠中,每天步行三十公里。宇航员还必须经过超重训练和失重训练,超重训练主要是考察并训练宇航员的承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失重训练就是使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可以做各种实验,比如吃东西、喝水、穿脱衣服,从舱体爬出等等。除了出众的身体以外,宇航员还要... |
||
【资料】蓝猫航天系列每集小知识 [精品]
10-6
·
第二集
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在茫茫宇宙中,有可能存在着类似地球的地外文明。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就展开了无数次尝试接收地外文明世界无线电信号的行动,“奥茨玛”计划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含义是“寻找遥远的地外文明”,目的是搜索“外星人”的来电。“奥茨玛”计划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组织的寻找“外星人”的计划。科学家们对数百个星球进行了观测,期待有一天能收听到外星人的信号。 |
||
回复:嫦娥二号第1次近月制动成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10-6
·
嫦娥二号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副指挥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说,近月制动是卫星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次轨道控制。嫦娥二号卫星飞行到月球附近时,其相对月球的速度大于月球逃逸速度,如果不减速,卫星将飞离月球。要实现绕月飞行,必须进行制动,将其飞行速度降低到月球逃逸速度以内,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月球卫星。
11时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地面测控系统,向嫦娥二号发出指令,卫星发动机准时点火,工作32分钟后,正常关机。对各项测量数据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为12... |
||
回复:嫦娥二号第1次近月制动成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10-6
·
新华网北京10月6日电(田兆运、杨冰、姜宁)北京时间6日11时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32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
|
||
嫦娥二号第1次近月制动成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10-6
|
||
Microsoft Office 2010
10-6
·
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