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的淡蘭色小方框是下一個圖的邊長!
【9.45堯米】(10億光年)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光年,光走一年的路程。光速!它是速度公認的極限,每秒299792458米,能在眨眼間繞地球七圈半。看見麼,就這麼快的光,讓他跑吧,跑個一年,所度量出來的距離就是一光年了。現在各位把滑鼠移到屏幕的左下角,點「開始」-「程序」-「附件」-「計算器」,都來動手算算它,這一年是31536000 秒,一秒跑299792458米,乘出來就9454254955488000米,約等於十萬億公里吧。你說什麼,簡直天文數字?廢話,天文上的數字當然得是天文數字啦~~~~~但這也僅僅只不過是一光年的長度。
當我們看到十億光年以外的星星時,映入我們眼簾的那束星光已經在茫茫宇宙間飛奔了十億年。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僅僅是它十億年之前的樣子!現在的它究竟如何我們只有再等待十億年才能看到……不寒而慄!
普遍認為宇宙誕生到現在有150億年。所以我們可能觀察到的最廣闊宇宙空間的直徑只可能在150億光年這樣的範圍之內。150億光年遠的地方的光被我們看到時已經在宇宙間穿越了150億年,那是宇宙誕生時的影像!!!
下面這張圖是在十億光年這樣的數量級下觀測宇宙,上面的每一個象素點所表現的事物都是無比古遠的。絕大部分空間都如此圖所示那樣空無一物,遙遠的星系發出的光芒就象是一小撮灰塵。這種空曠是很平常的,象我們居住的家園那樣光明的世界只是例外情況。這張照片放大10倍之後我們依然看不到新的結構或者新的空隙;在這個尺度上宇宙大體上是均勻的。在這麼大的空間範圍中,新奇的東西其實存在於時間之中,而不在空間之中。所有的劇變都發生在過去。這裡展示的場景,在至少幾十億年之後,將逐漸黯淡下來;同時,昏暗的星團們將漂移地更為分散。
此圖所示區域的邊長約為10億光年。1光年即光在1年中走過的距離,約為9.5×1015米,大致相當於10萬億公里。而10億光年就大約是10的25次方米。由於光速的不可超越性,1光年之外的星星發出的光,需要1年才能到達我們這裡。依此類推,我們所看到的10億光年之外的,如圖中所示的星系的星光,其實只是它們在10億年前的影像。我們似乎是在朝遠處看,實際上是在朝過去看。這就是說明中那句「存在時間之中,而不在空間之中」的意思。現在人類能觀測的最遠距離約為150億光年,那已經是非常接近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影像了,因為大爆炸就發生在約150億年前。也就是說,上面這張照片的邊長如果再擴大4倍的話,就是我們人類有可能觀測到的全部宇宙。宇宙的全部歷史就在其中。另外,由於宇宙中所有物質的總質量,現在看來還達不到相對論所要求的下限,所以宇宙的膨脹將無止境地繼續下去,所以說明中最後強調了各星團將繼續「分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