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進入侃吧
搜索帖子
首頁
>
化學召喚師吧
>
瀏覽帖子
回覆帖子
|
取消只看樓主
作者共發了
5
篇帖子。
【實驗】一些有趣的小實驗(轉)
1樓
浅风仁樱
2013-4-17 14:37
轉自百度知道、百度有趣實驗吧。
2樓
浅风仁樱
2013-4-17 14:37
滾動的瓶子
比薩斜塔實驗是科學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伽利略藉助兩隻不同重量的鐵球證明了物體下落速度是與重量無關的。那麼,相同重量的物體落下的速度是否一定相同呢?現在我們來做一個關於滾動摩擦的小實驗,也許結果會出乎你的意料。
取一塊長方形木板,用幾本書將其中一端墊高並固定住,另一端平放在桌子上。找兩隻相同質地、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圓形玻璃瓶子,分別裝入等重的細沙和清水,蓋上瓶蓋。為防止瓶子滾動時水和沙子漏出,可以在瓶口處粘上少許蜂蠟。
現在把兩隻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二者同時向下滾動。理論上說,兩隻瓶子的重量相同,又在同一塊木板上下滑,那麼兩隻瓶子受到的外部摩擦阻力應該是一樣的,又因為二者從同一高度同時下滑,那麼兩隻瓶子應該同時到達桌面。但實際上你會發現,裝水的瓶子將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為什麼會這樣呢?
實際上瓶子在起始位置上時具有的能量就是勢能,當它開始下滑時勢能會轉化成動能及摩擦產生的熱能,雖然兩隻瓶子與木板的摩擦是一樣的,但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這些摩擦產生的熱能比裝水的瓶子內部摩擦的熱能要大,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裝沙子的瓶子動能自然就少了,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3樓
浅风仁樱
2013-4-17 14:38
木板沉水底
「怎麼讓木板自身沉到水底而不浮上來?」對於這個問題,同學們一定會認為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由於浮力的原因,像木船在水上行駛,木片在水上飄……都是木頭浮在水面上,而不是沉在水底。但有些同學會想出一些辦法,如把木條釘滿釘子放入盆中,在盆底下用吸鐵石把木條吸到水底,但這些方法都藉助了其他的力量,同學們,我在這裏向大家介紹一種只用木板、水、臉盆和沙皮紙這幾種材料,讓木板沉到水底的方法。
實驗材料:普通木板,底面光滑的臉盆、水、沙皮紙。
實驗經過:將水倒入臉盆里,取出木板和沙皮紙,用沙皮紙在木板上用力地來回擦,直到把木板擦得非常光滑為止。把被沙皮紙擦得非常光滑的木板用盡全身的力氣壓到臉盆的底部,最後手一松,就完成了。
實驗結果:木板沉在了水底。
實驗結論:因為沒有磨光之前木板不能和盆底緊密結合,木板受到向下的力始終小於向上的浮力,而磨光之後,用力向下一壓就能和盆底緊密結合。這樣木板受到的向下的力大於向上的浮力,木板就沉在了水底。
摘自:嘉興科學課在線
實驗:觀察風的形成過程
活動材料:蠟燭2支。
活動步驟:
(1)找一個冬天室內有暖氣的日子,把房間的外門稍稍打開一點。
(2)在門縫上下兩個地方,分別點燃一支蠟燭,觀察兩支蠟燭的火焰朝向有什麼不同。(可以看到下邊的火焰向室內傾斜,上邊的火焰向室外傾斜。這是因為室內熱空氣上升,從上面的門縫向外逸散,而室外的冷空氣較重,從下面的門縫鑽進室內的緣故。這一過程與自然界中風的產生過程十分相似。不過,由於地球上有很多氣流同時發生作用,而且彼此之間也會相互影響,加上地球的自轉等因素的影響,風的產生比這要複雜得多。)
皮鞋為什麼越擦越亮
王路路 江蘇省海門育才小學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每拿到一雙又舊又髒的皮鞋,我只要把灰塵擦掉,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這種經驗我們都有,可這是為什麼呢?我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
我的研究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嘗試做了以下的實驗:
實驗一:
我取同樣牌子同樣尺碼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用手觸摸,我發現新皮鞋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要光滑得多。舊皮鞋擦上鞋油,仔細擦過之後,雖然亮了許多,但與新皮鞋比較,卻仍沒有新皮鞋亮。問題是不是在皮鞋的光滑程度呢?我思索着,設計了第二個實驗。
實驗二:
取一雙舊皮鞋進行觀察研究。
步驟1: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沒擦過的皮鞋的表面。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步驟2:在這隻皮鞋上圈出兩個較相似的地方,都是比較粗糙的。一個為A區,一個為B區。
步驟3:擠出鞋油往A區上擦,鞋油要均勻,要多。B區不擦。之後我觀察兩個地方,發觀兩區光滑度不一樣。A較光滑,B區很粗糙。放到陽光下A區較有光澤,B區無光澤。
我的分析
為什麼兩者區別很大呢?我聯想到自然課上學到的知識。自然課上學過,影劇院的牆壁表面也是凹凸不平的,回聲就會折射到四面八方。那光不也可以這樣嗎?凹凸不平的牆壁就可以使聲音消逝四周,這樣返回的聲音響度減弱;反之,光滑的牆壁就可以使響度大大增強,回聲也就響了。照這樣說,沒擦過的皮鞋表面是不平的,光照在上面就減弱了反射的光的亮度,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時這些小顆粒正好填入這些凹凸中去,使得本不平的皮鞋表面變得平整,光就可以集中在一起反射,這樣鞋面上就顯得很有光澤了。
我的收穫
收穫1:皮製衣服不能用水洗。
通過以上實驗,我明白了在生活中皮製服裝穿髒了為什麼都送到洗衣店裏上油,而不是像其它服裝一樣用水清洗。因為水雖然可以一時擦洗乾淨髒的東西,但水蒸發後會使皮衣變得皺褶,從而失去光澤,所以人們都用專門的去污劑去污,再上油,皮衣也會越擦越亮,也是這個道理。
收穫2:怎麼辨別真皮和人造革。
我還懂得了怎樣分辨真皮和人造革,方法是:
一看:看皮鞋的光澤。一般人造革皮鞋用化纖做成,皮革較為緊湊,因而顯得比較平整,在陽光下很有光澤。真皮皮鞋則是用動物的皮製成的,雖然經過了加工,但仍沒有人造革皮鞋緊湊平整,因而在陽光下,也就沒那麼奪目了。
二按:有時候光看還是不能分辨的時候,就可以用按的方法試試。用手指出皮鞋某個部位下按,如按下的周圍皺褶比較明顯,則是真皮的,而人造革的則皺褶不太明顯。
接着,我用這個方法陪媽媽到商場裏買了一雙稱心的皮鞋,連售貨員都說我「人小鬼機靈,真是個小行家」。
4樓
浅风仁樱
2013-4-17 14:42
小木炭跳舞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一定很喜歡化學吧,那麼你就自行動手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這個實驗的題目叫小木炭跳舞。取一隻試管,裏面裝入3一4克固體硝酸鉀,然後用鐵夾直立地固定在鐵架上,並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當固體的硝酸鉀逐漸熔化後,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塊,投入試管中,並繼續加熱。過一會兒就會看到小木炭塊在試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躍起來,一會兒上下跳動,一會兒自身翻轉,好似跳舞一樣,並且發出灼熱的紅光,有趣極了。請你們欣賞一下小木炭優美的舞姿吧。你能回答小木炭為什麼會跳舞嗎?
答案
原來在小木炭剛放入試管時,試管中硝酸鉀的溫度較低,還沒能使木炭燃燒起來,所以小木炭還在那靜止地躺着。對試管繼續加熱後溫度上升,使小木炭達到燃點,這時與硝酸鉀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使小木炭立刻燃燒發光。因為硝酸鉀在高溫下分解後放出氧來,這個氧立刻與小木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這個氣體一下子就將小木炭頂了起來。木炭跳起之後,和下面的硝酸鉀液體脫離接觸,反應中斷了,二氧化炭氣體就不再發生,當小木炭由於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鉀上面時,又發生反應,小木炭第二次跳起來。這樣的循環往復,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躍起來。
5樓
浅风仁樱
2013-4-17 14:43
白糖變「黑雪」
白糖,是大家經常食用的一種物質,它是白色的小顆粒或粉未狀,象冬天的白雪。然而,我卻能將它立刻變成「黑雪」。如果你不信,那就請看下面的實驗吧。在一個200毫升的燒杯中投入5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幾滴經過加熱的濃硫酸,頓時白糖就變成一堆蓬鬆的「黑雪」,在嗤嗤地發熱冒氣聲中,「黑雪」的體積逐漸增大,甚至滿出燒杯。白糖頓時變成了
『黑雪」,真有意思,誰知道這裏的奧妙在什麼地方? 答案
原來白糖和濃硫酸發生了一種叫做「脫水」的化學反應。濃硫酸有個特別古怪的愛好,就是它與水結合的欲望特別強烈,它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質中的水分它也不放過,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奪過來不可。白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C12H22O11),當它遇到濃硫酸時,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奪走,可憐的白糖就剩下炭了,變成了黑色。濃硫酸奪過水為己有之後,並不滿足,它又施展另外一個本領一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來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跑出來。
C+2H2SO=2H2O+2SO2+CO2
由於反應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的跑出,所以體積越來越大,最後變成蓬鬆的「黑雪」。在濃硫酸奪水的「戰鬥」中,是個放熱過程,所以發出嗤嗤的響聲,並為濃硫酸繼續氧化碳的過程提供熱量
內容轉換:
不轉換
大陆简体
台灣正體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
桌面版
]
除非另有聲明,
本站
採用
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
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