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熱愛我的國家,但警惕我的政府」,人權比主權更重要;自由比愛國更實際;法律比總統更可靠;民生比政治更符合需求;教育能讓人看到希望。公民挑剔政府和批評其政策,便是愛國。
|
 |
|
 |
【美國家教法則】1保證孩子在健康中成長。2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3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4管束是父母的責任。5傾聽他們的聲音。6言傳身教。7尊重並理解孩子的看法。8懲罰會產生逆反和報復心。9讓孩子了解後果。10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11培養獨立意識。12了解孩子到底做什麼。
|
 |
【公民財產】美國的房子不僅是永久產權,而且房子上面的天空,房子下面800米以內的地也是屬於房主的。只有高於一定的高度之後,天空才是國家的,如果在地下800米以內發現了石油或者其他礦產,這些資源都歸房主所有。
|
 |
【溫暖】美國某地某年下大雪,學校要求所有學生到校。有家長反對。學校說這是為了那些家貧無暖氣的孩子,他們到了學校至少有暖氣、有熱湯。家長說,那就讓那些孩子去學校好了,為什麼要全體?學校說:這樣做,是為了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善行,發自仁愛、溫柔之心,不依賴金錢來表達。
|
 |
【揭露美國和中國乞丐的不同】中國乞丐以兒童、殘疾人、婦女、老人為主,很少青壯年;美國乞丐以青壯年為主,很少老弱病殘。這說明了,美國乞丐主要是因為懶;中國乞丐主要是因為窮。美國政府不養懶人,但照顧老弱病殘;中國政府養懶人,但很多老弱病殘要離鄉背井到都市街頭自謀生路。
|
 |
【普世價值觀】太平天國時期,美國傳教士密迪樂來到中國,他看到了種種匪夷所思的苦難,然後做出診斷:中國最需要的不是現代科技,而是基礎文明。所謂基礎文明,指的就是契約精神、權利意識,還有對民主政治和個人自由的理解,這些東西現在稱為普世價值,意思就是,每個人都該懂得,除非你還是個野蠻人。
|
 |
【歷史】看李泓冰:「美國歷史教科書你會發現,越是丟臉的事越寫得細,比如歧視黑人、大蕭條、虐待華工等,但沒找着幾段說他們「偉大成就」的。原來美國人是把家醜揚給下一代警醒後人,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給歷史整容,會唐突了現實,蒼白了未來,弱智了後人,最可怕的是家醜還可能重現」
|
 |
【美國孩子第一課學什麼】胡適就讀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時,適逢小學新生開學上第一課,他跑去偷聽.整堂課的內容是小學生們跟着老師反覆背誦着誓詞:「我保證使用我的批評才能,我保證發展我的獨立思想,我保證接受教育,從而使自己能夠自作判斷.」這段誓詞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為美國學生親自撰寫的.
|
 |
【衡量】GDP並沒有考慮到我們孩子的健康,他們的教育質量,或者他們遊戲的快樂。它沒包括關於公共問題爭論的智慧,或者公務員的清廉。它也沒有衡量對祖國的熱愛。簡而言之,它衡量一切,但並不包括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的東西。它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可以因做一個美國人而驕傲——羅布特·甘迺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