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13篇帖子。

【新浪博客】玩在復旦住在交大吃在同濟愛在華師大死在華理

1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12:32
3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08
(6):死在華理;是這幾個學校里最年輕的學校,她完全是為了培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建設者而成立的。1952年,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一聲號令,抽調幾個江南的大學的化學系,化工系而組建了一個具有明顯社會主義的蘇式紅色大學——上海化工學院。據說到目前為止,這幾個被抽調化學化工系的大學,迄今為止還沒有恢復以前的化學專長,其中就包括後來的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還有蘇州大學等等。也不知道毛主席這個號令是不是正確的,但是華東理工(也就是上海化工學院)從此勤勤奮奮的為祖國輸送大量的化工人才,這些人才默默無聞的工作在全國各個化工企業,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才智和體力(因為搞化工不僅需要頭腦,還需要體能,因為化工廠里普遍都是大型的設備,沒一定的體能是不行的)。既然是社會主義大學,那麼就好象軍隊一樣嚴格,華理人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樸素和嚴謹,不論做什麼事情先得排計劃,然後按照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嚴格執行自己或者領導(包括家裏的領導)制訂的各項方針。由於華理人的普遍低調,因此在全國名氣並不是很響亮,但是在化工界,特別是江南地區的化工界裏,華理人有着樸實無華實踐者的好名聲。其實翻開很多化工企業領導的名單,裏面就有很多是華理畢業生,比如因重慶井噴事件而毅然主動承擔責任的中石油前總經理馬富才,都是帶着很深刻的華理印記。可是為什麼會出現「死在華理」的名言呢?其實也與嚴格的作風有着很大的關係。元旦節我同學參觀華東理工的時候,發現本應該休息的日子裏,可是教室里依然人頭攢動,各個自修教室里滿滿當當的都是同學在看書。因為繁重的學習任務,逼迫大家不得不勤奮讀書,據說華理的退學率也是全國少見的高。在這種重壓之下,華理的自殺率也是全國各高校里少見的高,讀了4年大學,我知道的和親眼看到的就有6起自殺,全部都是從研究生樓7樓解決自己的生命。有人不喜歡這個說法,硬改成學在華理,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應該還原名言的真相。
4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09
也難怪華東理工大學會是這麼個德行!
7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21

回復:6樓

廣傳的說法。還有說法「學死在華理」「學在華理,死在化工」。

9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40

回復:8樓

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11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42

回復:10樓

當時的確傻了。

14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50

回復:13樓

學術上比不上華東理工大學,思想自由上就不曉得了。

16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51
其實,就算現在發覺當時傻了,也沒什麼意思。畢竟當時根本無法預料到大學生活會是什麼樣。
18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52

回復:17樓

是……當時就沒想過這個問題……

19樓 JosephHeinrich 2015-9-5 22:52
不過想了也未必有啥用,因為還是那句老話,「當時根本無法預料到大學生活會是什麼樣」!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