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鍒板簳浠?拷涔堟椂鍊欏紑 錕斤拷錕斤拷 錕斤拷直錕斤拷錕 看到這些字句,您肯定會問,這是什麼?這些字句是毫無實際意義的,但它們卻形象地表達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這是一個很經典的亂碼。相當經典 最容易出現的地方就是搜尋引擎
|
 |
Unicode和老編碼體系的轉化過程中,肯定有一些字,用Unicode是沒法表示的,Unicode官方用了一個占位符來表示這些文字,這就是:U+FFFD REPLACEMENT CHARACTER 那麼U+FFFD的UTF-8編碼出來,恰好是 '\xef\xbf\xbd'。 如果這個'\xef\xbf\xbd',重複多次,例如 '\xef\xbf\xbd\xef\xbf\xbd',然後放到GBK/CP936/GB2312/GB18030的環境中顯示的話 一個漢字2個字節,最終的結果就是:錕斤拷 我們上網的時候不用去關心網站採用了什麼編碼格式,但是頁面中不時出現的亂碼還是會讓我們頭疼。在這點上,Firefox的用戶更是深有體會,用Firefox瀏覽網頁看到亂碼的機會要比IE多得多。 亂碼主要與字符編碼系統有關。例如一個網頁中常出現的亂碼「錕斤拷」(百度,Google),它就是新老編碼系統轉換中出現的。網友est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考證問題來源: Unicode和老編碼體系的轉化過程中,肯定有一些字,用Unicode是沒法表示的,Unicode官方用了一個占位符來表示這些文字,這就是:U+FFFD REPLACEMENT CHARACTER。那麼U+FFFD的UTF-8編碼出來,恰好是 '\xef\xbf\xbd'。如果這個'\xef\xbf\xbd',重複多次,例如 '\xef\xbf\xbd\xef\xbf\xbd',然後放到GBK/CP936/GB2312/GB18030的環境中顯示的話就是「錕斤拷——錕(0xEFBF),斤(0xBDEF),拷(0xBFBD)」。
|
 |
2010年8月14日中午,百度貼吧主頁遭到疑似黑客攻擊,也有可能是內部維修的錯誤,因此整個頁面一直是錕斤拷等字,並持續大約3-4小時,這也讓網友對「錕斤拷」這三個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出現了以「錕斤拷」為主題的簽名檔、頭像和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