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篇帖子。

信源管理

1樓 浅风仁樱 2024-2-27 15:31
(雖然這個帖子是講知乎的,但是對其他平台也適用)

#信源管理#


第一,知乎死沒死,取決於你自己有沒有管理好自己的關注列表,不取決於知乎自己的熱榜。這就像一個國家死沒死,不取決於它直接給你多少福利,而在於它給你多少努力的空間。
如果是沒有努力的空間,那麼就沒什麼好說的。有努力的空間,那就是一個自己努力的問題。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多少「直接發放的福利」。即使有,也只能來自對你的稅收和基於稅收的盈利——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二,有人認為自己關注的大V慢慢的都不說話了,表示「知乎已死」或者「知乎將死」,這是一種不太有效的判斷依據。
難道這些大V自己不老不死嗎?不進入新的人生階段?不升職、不生娃?永遠專注在「泡知乎」上?
大多數大V都並沒有把在知乎薪火相傳
看作一種能高於自身生活和事業的使命,這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選擇。所以註定了他們有緣在知乎說話的周期往往是轉瞬即逝的。
如果你不持續挖掘,那麼不管你的關注列表曾經如何翎頂輝煌,也一定會曲終人散去。你只是在抱怨這個社區大了,這種挖掘難度變得更高了罷了。
但是有價值的信源的密度變低了,意味著其絕對數量真的就變少了嗎?一杯水,含鹽量20%,和一池水含鹽量1%,並不意味著鹽變少了,它的主要問題是你要花更多的功夫去採集。
所以到最後,問題最終還是歸結於「怎麼能有效的提高採集效率」。
這更一步的是在問:我應該關注誰?
你關注得好,知乎對你就是好地方,你關注得不好,知乎就是個壞地方。其實這道理幾乎適用於一切場合。比如只要你找的公司好,這就是一個好的就業市場——你並不需要這個市場處處好。
下面這說的是「關注推送」,其實不如說是識人交友之術,自己看好。
告訴你們幾個鑑別關注者的訣竅:
1)查看該答主的表現。
首先看答主的回答本身的質量。
這個先看最高贊的前十名回答。因為知乎的推薦機制,所以頭幾個「爆答」很可能是意外踩中熱點造成的特殊情況。但是你連看十個二十個,應該可以代表這位答主的一個主要的回答方向和代表性的回答水平。當然看得越多越可靠。
那麼看要看什麼呢?
第一,看新信息含量

其實對方說的對錯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會引入新的視角、新的論據、新的信息。有沒有給出你可以再去搜索了解一下的關鍵詞

挖掘和核實那些信息本來就應該是你自己的責任。一個作者能給你可以順藤摸瓜的新線索,就已經足夠有價值了。
第二,看作者的知識面。
真正的確定性,其實不是來自自行計算的完美無缺,而是來自多個無關角度的殊途同歸。這意味著一個作者跨的領域越多,ta在一件事情上的判斷如果是來自這多領域的交叉驗證
,ta的判斷越值得在意。而跨領域較多的作者自己肯定有這種跨領域驗證的下意識習慣。
反過來,如果一個作者自己的專業領域過窄,ta往往形成低級的自洽,對自己專業里的幾個名詞過於執拗。ta們往往意識不到,如果你不能從別的領域和角度來驗證檢驗,往往是你自己對自己的本專業理解的太淺。
狹隘不叫「專業」。
第三,看作者的更新頻率。
這個按照正常的時間線看看作者的活躍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越活躍越好。因為你每天的閱讀量是有限的,比如你只能讀三十篇答案,那麼如果你關注的高度活躍的作者太多,稍微不那麼活躍的作者出現的概率就會很少,這會有礙你的信息面寬度。
這意味著你可以關注的高活躍用戶量實際上是有限的。不建議關注十個以上的每天更新的用戶。


然後看作者的回答的格調——這是指風格問題。
首先是陰陽怪氣。
陰陽怪氣是絕對排除項。誰也不能否認它的高度娛樂性,但是恰恰是因為這種娛樂性,反而你需要警惕。不斷的靠陰陽怪氣的「技藝」作為回答賣點的人,ta的觀點不是是否缺少價值的問題,關鍵是不可靠——ta們很容易搞出「就為了這碟醋包的這頓餃子」的事情,誇大其詞、扭曲事實的可能性很大。
而反過來,如果你發現你缺少快樂到了連這也要飢不擇食的地步,那麼你該做的不是再去尋找更多的廉價麻醉劑,而是一定要開始真正的解決方案、真正能改善你處境的東西,那些能讓你工作效率提高、得到市場認可、得到社會地位的東西,來保持自己對這種低級娛樂的不渴望。
喜歡陰陽怪氣的東西,是赤裸裸的想用別人的「代罵」來合理化自己的消極的向下適應行為,
你要是干久了,你會喪失從這天鵝絨內襯的棺材裡爬出來的能力。
你的世界黑暗,恐怕是你自己鑽墓穴的結果。
第二,是看這作者的做人成熟程度。
這種成熟程度,主要是指ta看到希望的能力。
成熟有兩重境界,一重是看到問題,一重是看到希望和方案。你要高度關注這兩者。
這道理很簡單,看到問題,對稍微有點經驗和閱歷、智能稍微敏捷的人是很容易的。你老關注一些只能看到問題,卻沒有看到方案——甚至看到希望——的能力都沒有的人的話語,你在享受「果然這位大神跟我一樣對這不爽,說明我不爽得很有道理」的共鳴快感的同時,你會越來越深的沾染絕望。
你所仰望的大神都沒辦法,你不是更沒辦法?
所以,只負責指出問題,不提供方法甚至希望的信息源
,不能說一個都不要(畢竟有一些示警作用),但至少要和能提供方法和希望的信息源保持一個1:n的比例。
不然你不如早點預定抑鬱症
床位。早點預定有折扣,鉑金會員還可以免預付和延遲到四點退房呢。
為什麼說這是成熟的兩重境界?因為後者比前者遇事更不容易慌張,做人更容易從容和不反應過度。
這給人的主觀感受就是更成熟。
第三,看作者回答問題的動機。
不是說功利的動機——比如賺流量、賺帶貨、賺榮耀感——不可行,這個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要注意只要是以此為動機,就不可避免有生命周期問題。因為這些東西有一個「邊際效用遞減
自然導致加大劑量最後over dose掛掉」的天然周期。
於是要經常檢查更新關注狀態——有的是因為本人消失了,有的則是進入了over dose期
,提供的信息質量會提升甄別成本,導致不經濟。
其實在知乎寫回答的最好姿態,是構建遺產,是匿名捐贈,是出於盡義。即某種回報不在於用戶、也不在於物質收益,而在於行為本身之中的東西。
不是做了再看是不是會產生回報,而是做出來了本身就是回報,這類人最易持久、也最不容易為了點讚和關注亂寫。這不是絕對安全,但好歹概率小點。
2)看答主的相關人的表現。
首先,看看答主評論區長期活躍的人是什麼樣一一點開ta們的主頁,看看ta們的動態。
反對這答主的人的動態點開看看,有什麼共性?心理狀態如何,健不健康?
贊同這答主的人的動態點開看看,有什麼共性?心理狀態如何,健不健康?
這個信號極其的重要。
因為這可以給你自己一個客觀的警訊。
比如一位答主你超級反感,你一看評論區「惡評如潮」,你把惡評者自己的動態點開一看,大片大片的三無用戶,再看看惡評者自己的動態,大量的主要關注是遊戲動漫,點讚的都是陰陽怪氣的答案,自己寫的回答往往是尖刻諷刺沒有內容,而且顯然自己悲觀、暴躁、抑鬱。
你就要留神,因為你這時候和ta們的看法一致。你要仔細想想這意味著什麼。
同樣,看看支持ta、為ta辯護的這些用戶的動態,一樣看看答題數、答題質量,看看點讚的傾向。有時候你會看到另一群一樣的三無暴躁用戶。這說明這位答主還是負面性概率較大。只不過負面在不同的方向上而已。
只有你看到贊成的大部分用戶都比較理性,相當比例的用戶有乾貨、而且看起來有閱歷、有經歷,情緒穩定成熟樂觀。這才是放心關注的綠燈。
你是來找支撐你的浮木的,不是來找拽你沉海的鉛球的,不是嗎?
其次,看看答主自己的關注列表、關注的收藏夾。
如果這答主關注的人往往有比較好的專業性,這一方面意味著這個答主靠譜的概率比較大,而另一方面顯然意味著你正好順藤摸瓜豐富自己的關注列表。
但我建議你對每一個摸到的瓜都要奉行同樣的檢查。
你的關注名單質量好,知乎的推薦自然而然會質量好起來。你也容易有收益,而且你還會容易有好心情。
尤其是,你眼裡會看到一個正氣、光明得多的環境,這裡你發表意見會有好得多的概率得到友善回應,你也容易獲得友善的關注。
你也容易交到有益的朋友。
做好這個「關注管理」、對你使用知乎——乃至於對你的人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足以造成天淵之別。
另外,我也要額外提醒你們一個特殊的資源,就是有質量的、管理良好的收藏夾可以多關注一些。
收藏夾往往比一個作者更加專注,內容更集中有序。
這個你可以從關注對象的主頁里找到ta們關注的收藏夾。
這幾條做好,外加不要亂點會把知乎推薦算法
招來的關鍵詞,及時屏蔽你不想要的關鍵詞,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教影響知乎的推薦。抑制你收到的無效信息量。
以上策略都做好,你的知乎應該就不一樣了。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