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用於收集各種民事訴訟法教材的目錄
|
 |
張衛平:《民事訴訟法》,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
 |
目 錄 第一單元 導 論 第一章 民事訴訟概述 一、民事糾紛 二、民事訴訟 三、民事訴訟制度的目的 四、民事訴訟法 五、民事訴訟法與實體法 六、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實施的協調與對接 七、民事訴訟政策 八、民事訴訟制度的價值追求 九、民事訴訟法律關係 十、民事訴訟體制 十一、民事審判方式 十二、民事訴訟法沿革 十三、民事訴訟法與法系 十四、民事訴訟法學 十五、民事司法改革 第二章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一、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概述 二、訴訟當事人平等原則 三、辯論原則 四、處分原則 五、誠實信用原則 第二單元 民事訴訟中的法院 第三章 法院的結構 一、法院的概念 二、普通法院 三、專門法院 四、特別法院——網際網路法院 五、法院的內部組織結構 六、法院的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 七、法院體制改革 第四章 法院的職權 一、法院職權概述 二、法院的民事審判權 三、法院的執行權 第五章 民事裁判權的範圍 一、民事裁判權範圍界定的標準 二、民事裁判權範圍的政策調整 三、民事爭議與行政爭議的界定 四、民事爭議與內部爭議的界定 第六章 管 轄 一、概述 二、級別管轄 三、地域管轄 四、專屬管轄 五、集中管轄 六、共同管轄和選擇管轄 七、協議管轄 八、默認管轄 九、裁定管轄 十、管轄權異議 第三單元 當事人等 第七章 當事人 一、當事人的概念 二、當事人的確定 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 四、當事人權、訴訟負擔與訴訟義務 五、當事人適格 六、當事人的變更 七、訴訟系屬中實體權利義務移轉與當事人的恆定或變更 八、原告與被告的確定 第八章 當事人訴訟行為 一、當事人訴訟行為的含義 二、當事人訴訟行為的特點 三、當事人訴訟行為的種類 四、訴訟行為的評價 五、瑕疵訴訟行為及處理 六、當事人在訴訟中的申請與主張 七、訴訟契約 第九章 共同訴訟 一、共同訴訟概述 二、必要共同訴訟 三、普通共同訴訟 四、訴訟代表人制度 第十章 第三人 一、訴訟第三人制度的基本結構 二、現行訴訟第三人制度結構的問題點 三、訴訟第三人制度的實際運行 第十一章 訴訟代理人、代表人及輔助人 一、訴訟代理人概述 二、法定訴訟代理人 三、委託訴訟代理人 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 五、訴訟輔助人 第四單元 訴權與訴 第十二章 訴 權 一、訴權的含義 二、訴權的學說 第十三章 訴 一、訴的概念 二、訴的類型 三、訴的利益 四、訴訟標的 五、訴的合併 六、訴的變更 第五單元 民事訴訟中的證據與證明 第十四章 民事訴訟中的證據 一、民事證據法 二、證據概述 三、民事證據的種類 四、本證與反證 五、證據保全 六、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第十五章 民事訴訟中的證明 一、舉證時限與證據交換 二、證明對象 三、無須證明的事實 四、證明與疏明 五、證明責任 六、證明責任的分配 七、證明標準 八、質證 九、認證 十、證明妨害的對策 十一、事實判斷的原則 第六單元 訴訟保障機制 第十六章 期間與送達 一、期間 二、送達 第十七章 保 全 一、財產保全 二、行為保全 第十八章 先予執行 一、先予執行的概念、適用範圍和條件 二、先予執行的程序及執行錯誤的補救 第十九章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一、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概述 二、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構成和種類 三、強制措施的種類及其適用 四、強制措施的裁量原則 第二十章 訴訟費用 一、訴訟費用概述 二、訴訟費用的種類及收費標準 三、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對訴訟費用決定的異議及處理 五、司法救助與訴訟費用的免、減、緩 第七單元 訴訟程序 第二十一章 訴訟程序概論 一、訴訟程序體系 二、訴訟審級 三、審判組織 四、訴訟審理原則 第二十二章 普通程序 一、起訴和受理 二、開庭審理前的準備程序 三、開庭審理 四、延期審理 五、審結期限 六、撤訴 七、缺席判決 八、反訴 九、訴訟上的抵銷 十、訴訟中止 十一、訴訟終結 十二、民刑交叉訴訟關係的處理原則 十三、訴訟系屬中實體變更的程序應對 第二十三章 簡易程序 一、簡易程序的概念和意義 二、簡易程序的適用範圍 三、簡易程序的主要內容 第二十四章 小額案件訴訟程序 一、小額案件審理的意義 二、小額案件訴訟標的額的確定標準 三、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類型 四、不得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 五、小額訴訟程序的規範適用 六、小額訴訟的其他程序問題 第二十五章 在線訴訟程序 一、在線訴訟與在線訴訟程序的含義 二、在線訴訟的緣起與發展 三、在線民事訴訟的一般原則與特有原則 四、在線訴訟程序適用的條件 五、在線訴訟的主要程序 六、在線訴訟的送達 第二十六章 公益訴訟 一、公益訴訟的含義及性質 二、公益訴訟的對象 三、提起公益訴訟的原告 四、公益訴訟的訴訟請求類型 五、公益訴訟的若干程序問題 六、民事檢察公益訴訟 第二十七章 家事訴訟 一、家事訴訟的概念 二、家事訴訟的特點 三、家事審判方式改革 四、家事訴訟程序的制度建構 第二十八章 法院調解 一、法院調解概述 二、法院調解的原則 三、法院調解的實施 四、調解協議及其效力 第二十九章 第二審程序 一、第二審程序概述 二、上訴的提起和撤回 三、上訴案件的審理 四、上訴案件的裁判 第三十章 再審程序 一、再審程序與審判監督程序概述 二、再審的啟動 三、再審事由 四、再審事由的審查程序 五、本案再次審理的程序 六、再審程序的改革 第三十一章 第三人撤銷之訴 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目的和意義 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性質與特徵 三、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當事人 四、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 五、第三人撤銷之訴提起的程序及裁判 第三十二章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 一、涉外民事訴訟程序概述 二、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原則 三、涉外民事訴訟的管轄 四、涉外民事訴訟的期間和送達 五、司法協助 六、涉外民事訴訟制度的完善 第八單元 裁 判 第三十三章 判 決 一、判決的種類 二、判決的內容 三、判決書的更正 四、請求事項漏判的處置 五、判決效力概述 六、判決的既判力 七、判決的執行力 八、判決的形成力 九、無效的判決 第三十四章 裁定與決定 一、民事裁定 二、民事決定 第九單元 非訟程序 第三十五章 非訟程序概論 一、非訟案件與非訟程序的含義 二、非訟程序的特點 三、非訟程序的類型 四、關於訴訟案件的非訟化 五、我國非訟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三十六章 特別程序 一、特別程序概述 二、選民資格案件的審理程序 三、宣告公民失蹤案件的審理程序 四、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審理程序 五、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的審理程序 六、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的審理程序 七、實現擔保物權的程序 第三十七章 督促程序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點 二、申請支付令的程序 三、法院對支付令申請的受理和審理 四、支付令 五、債務人對支付令的異議 六、督促程序的終結 第三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一、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二、公示催告程序 三、除權判決 第十單元 人民調解、仲裁、公證與民事訴訟的對接 第三十九章 人民調解與民事訴訟的對接 一、人民調解制度概述 二、人民調解與民事訴訟的對接 三、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程序 第四十章 仲裁與民事訴訟的對接 一、仲裁製度概述 二、仲裁與訴訟的關係及仲裁司法監督 三、仲裁協議效力的確認及程序 四、仲裁裁決的撤銷及程序 五、仲裁裁決的執行與不予執行 第四十一章 公證與民事訴訟的對接 一、公證制度概述 二、公證文書在民事訴訟中的證明效力 三、公證證據保全 四、公證債權文書的強制執行 第十一單元 民事執行 第四十二章 民事執行法總論 一、民事執行法概述 二、民事執行總則其他一般規定 三、執行程序的開始 四、執行擔保 五、執行競合 六、執行和解 七、執行中止 八、執行承擔 九、委託執行與協助執行 十、責令執行和變更執行 十一、執行終結與終結本次執行 十二、執行難及解決對策 十三、民事執行檢察監督 第四十三章 民事執行措施及保全執行 一、各類執行措施概述 二、對金錢債權的執行 三、對特殊非金錢財產的執行 四、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執行 五、對不動產的執行 六、對動產的執行 七、對債權的執行 八、對股權等其他財產權的執行 九、行為請求權的執行 十、物的交付請求權的執行 十一、執行款的分配 十二、保全執行 第四十四章 執行救濟 一、執行救濟概述 二、執行異議 三、請求異議之訴 四、案外人執行異議和案外人異議之訴 五、另案裁決結果對本案執行的影響 六、執行迴轉 七、失信人名單
|
 |
江偉、肖建國:《民事訴訟法》(第九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
 |
導 論 民事訴訟法研習方法 第一章 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法 第一節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007 第二節 民事訴訟 009 第三節 民事訴訟法 0 16 第四節 民事訴訟法律關係 021 第二章 訴與訴權 第一節 民事之訴 026 第二節 反 訴 0 42 第三節 民事訴權 044 第三章 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第一節 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概述 053 第二節 當事人平等原則 056 第三節 辯論原則 057 第四節 誠信原則 0 60 第五節 處分原則 0 63 第六節 檢察監督原則 065 第四章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制度 第一節 合議制度 067 第二節 迴避制度 072 第三節 公開審判制度 075 第四節 兩審終審制度 078 第五節 陪審制度 080 第五章 受案範圍 第一節 受案範圍概述 086 第二節 法院受案範圍的立法規定及存在的問題 087 第三節 法院受案範圍的界定 089 第六章 管 轄 第一節 管轄概述 097 第二節 級別管轄 100 第三節 地域管轄 107 第四節 裁定管轄 116 第五節 管轄權異議 119 第七章 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 第一節 當事人概述 123 第二節 當事人能力與訴訟能力 126 第三節 當事人適格 130 第四節 訴訟輔佐人 138 第五節 訴訟代理人 140 第八章 多數人訴訟 第一節 共同訴訟 150 第二節 群體性訴訟 156 第三節 訴訟第三人 167 第四節 民事公益訴訟 175 第九章 民事訴訟證據 第一節 民事訴訟證據概述 190 第二節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193 第三節 證據的分類 198 第四節 證據的種類 202 第五節 證據的收集、保全和質證 213 第十章 民事訴訟證明 第一節 民事訴訟證明概述 224 第二節 證明對象 228 第三節 證明責任 237 第四節 證明標準 248 第十一章 法院調解 第一節 法院調解概述 253 第二節 法院調解的原則 257 第三節 法院調解的程序 259 第四節 法院調解的效力 263 第十二章 臨時性救濟 第一節 財產保全 266 第二節 行為保全 282 第三節 先予執行 296 第十三章 訴訟保障制度 第一節 期 間 298 第二節 送 達 302 第三節 強制措施 310 第四節 訴訟費用與司法救助 316 第十四章 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節 普通程序概述 328 第二節 起訴與受理 329 第三節 審理前的準備 335 第四節 開庭審理 338 第五節 撤訴、缺席判決與延期審理 344 第六節 訴訟中止與訴訟終結 348 第十五章 簡易程序與小額訴訟程序 第一節 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概述 351 第二節 簡易程序 353 第三節 小額訴訟程序 356 第十六章 民事訴訟中的裁判 第一節 裁判概述 359 第二節 判 決 362 第三節 裁定、決定與命令 369 第十七章 上訴審程序 第一節 上訴審程序概述 373 第二節 上訴的提起與受理 376 第三節 上訴案件的審理與裁判 382 第十八章 再審程序 第一節 再審程序概述 392 第二節 民事再審事由 395 第三節 再審發動方式 402 第四節 再審審查程序 415 第五節 再審審理程序 423 第六節 第三人撤銷之訴 433 第十九章 特別程序 第一節 特別程序概述 440 第二節 《民訴法》第十五章等規定的特別程序 445 第三節 督促程序 467 第四節 公示催告程序 474 第二十章 強制執行通則 第一節 民事執行概述 481 第二節 執行主體與執行標的 488 第三節 執行依據與執行管轄 497 第四節 執行和解與執行擔保 501 第五節 委託執行與協助執行 508 第六節 執行競合與執行救濟 516 第七節 執行的開始、進行和終結 534 第二十一章 強制執行措施 第一節 給付金錢的執行(Ⅰ):查封、扣押、凍結 552 第二節 給付金錢的執行(Ⅱ):強制拍賣、強制變賣、以物抵債、強制管理 566 第三節 給付金錢的執行(Ⅲ):參與分配與執行程序轉破產程序 579 第四節 交付物和完成行為的執行 585 第二十二章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和區際民事司法協助 第一節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概述和原則 591 第二節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範的選擇適用 595 第三節 涉外民事訴訟管轄 599 第四節 跨境網上立案和涉外送達、調查取證、期間 604 第五節 國際民事司法協助 610 第六節 我國區際民事司法協助 616
|
 |
邵明:《中國民事訴訟法學探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
 |
第一編 總 論 第一章 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3 第一節 民事糾紛與解決機制 /3 第二節 自力救濟與社會救濟 /9 第三節 公力救濟與民事訴訟法 /18 第二章 正當程序·目的·價值 /26 第一節 正當程序·司法規律·基本理論 /26 第二節 民事訴訟目的 /28 第三節 民事訴訟價值 /31 第三章 民事訴訟基本原則與基本模式 /38 第一節 參與原則和比例原則 / 38 第二節 檢察監督原則和誠信原則 /42 第三節 安定原則與訴訟法律規範 /48 第四節 民事訴訟基本模式 /52 第二編 民事之訴·訴訟標的·民事訴權 第四章 民事之訴與訴訟標的 /67 第一節 民事之訴的概念·構成要素·訴訟標的 /67 第二節 訴的類型:給付之訴·確認之訴·形成之訴 /71 第三節 訴的要件:起訴要件·訴訟要件·勝訴要件 /78 第四節 訴的識別:禁止重複起訴或者一事不再理 /83 第五章 民事訴權:關於民事之訴的權利 /88 第一節 現代民事訴權的內涵和屬性 /88 第二節 民事訴權的保護 /90 第三節 防範和制裁虛假訴訟與濫用訴權 /92 第六章 訴的合併與訴的變更 /96 第一節 訴的合併 /96 第二節 被告反訴 /100 第三節 訴的變更 /103 第三編 民事訴訟主體 第七章 民事訴訟關係與民事訴訟行為 /109 第一節 民事訴訟關係 /109 第二節 民事訴訟行為 /111 第三節 訴訟行為期間 /118 第八章 法院·管轄·送達 /122 第一節 法定法官原則與法院民事主管 /122 第二節 法院民事訴訟管轄 /125 第三節 法院送達訴訟文書 /139 第九章 當事人總論 /147 第一節 當事人概念和訴訟權利義務 /147 第二節 當事人要件 /152 第三節 訴訟代理人 /162 第十章 多數當事人訴訟 /168 第一節 共同訴訟 /168 第二節 群體訴訟 /171 第三節 訴訟第三人 /180 第四節 第三人撤銷之訴 /184 第四編 民事訴訟證明 第十一章 證明總論 /191 第一節 民事訴訟證明的內涵和分類 /191 第二節 證據裁判原則 /195 第三節 實現真實與證明標準 /197 第十二章 證明什麼:證明對象 /203 第一節 證明對象 /203 第二節 無須證據證明的事實一:司法認知的事實 /210 第三節 無須證據證明的事實二:已決(預決)的事實 /212 第四節 無須證據證明的事實三:推定的事實 /215 第五節 無須證據證明的事實四:當事人訴訟上自認的事實 /219 第十三章 用何證明:證據 /225 第一節 理解證據與證據共通性 /225 第二節 證據規則 /231 第三節 言詞證據 /236 第四節 實物證據 /249 第十四章 由誰證明:證明責任與職權探知 /260 第一節 證明責任與職權探知 /260 第二節 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和特殊規則 /265 第三節 侵權訴訟中證明責任分配 /273 第十五章 嚴格證明程序 /279 第一節 提供與交換證據 /279 第二節 當事人質證與辯論 /285 第三節 法官自由心證:認定證據和採信事實 /288 第五編 及時救濟·訴訟費用·強制措施 第十六章 保全·先予執行·司法救助 /295 第一節 財產保全和行為保全 /295 第二節 先予執行 /307 第三節 國家司法救助 /310 第十七章 訴訟費用與其救助 /313 第一節 訴訟費用 /313 第二節 訴訟費用救助和法律援助 / 324 第三節 訴訟費用保險 / 326 第十八章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328 第一節 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和強制措施 /328 第二節 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種類和強制措施 /331 第六編 民事審判程序一:爭訟程序 第十九章 爭訟程序總論 /337 第一節 爭訟程序基本原則 /337 第二節 民事審判基本制度 /343 第三節 法院民事裁判 /357 第二十章 審級程序一:初審普通程序 /369 第一節 普通程序之開始 /369 第二節 普通程序之續行 /376 第三節 普通程序之終結 /383 第二十一章 初審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 /387 第一節 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的概念與價值 /387 第二節 簡易程序 /388 第三節 小額訴訟程序和速裁程序 /392 第二十二章 審級程序二:上訴審程序 /395 第一節 上訴審程序總論 /395 第二節 上訴審程序之開始 /399 第三節 上訴審程序之續行與終結 /402 第二十三章 再審程序 / 406 第一節 判決既判力與再審 / 406 第二節 再審程序之啟動與審查 / 410 第三節 再審程序之實體審判 / 418 第二十四章 民事爭訟特別程序 / 422 第一節 人數眾多的民事公益案件訴訟程序 / 422 第二節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訴訟程序 / 427 第三節 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訴訟程序 / 431 第四節 婚姻案件特別程序 /434 第五節 在線訴訟程序 /436 第七編 民事審判程序二:特別程序 第二十五章 爭訟程序總論 /451 第一節 我國特別程序的構成和一般規則 /451 第二節 傳統民事非訟程序的基本原理 /454 第三節 爭訟法理與非訟法理的分離適用和交錯適用 /455 第二十六章 《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等規定的特別程序 /458 第一節 選民資格案件程序 /458 第二節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程序 /459 第三節 指定遺產管理人程序 /464 第四節 認定自然人無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程序 /466 第五節 監護權特別程序 /468 第六節 認定財產無主程序 /472 第七節 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程序 /474 第八節 法院實現擔保物權程序 /477 第二十七章 督促程序與公示催告程序 /482 第一節 督促程序 /482 第二節 公示催告程序 /489 第八編 民事執行程序 第二十八章 執行程序總論與一般規定 /499 第一節 民事執行的分類和立法體例與民事執行法的性質和基本原則 /499 第二節 執行主體·執行依據·執行標的 /503 第三節 執行管轄·委託執行·執行和解·執行擔保 /514 第四節 執行救濟:程序救濟與實體救濟 /520 第二十九章 執行程序 /530 第一節 執行程序之開始 /530 第二節 執行程序之續行 /534 第三節 執行程序之終結 /546 第四節 仲裁執行和公證債權文書執行 /548 第三十章 執行措施 /557 第一節 實現金錢債權的執行措施 /558 第二節 實現非金錢債權的執行措施 /575 第三節 民事執行保障措施和制裁措施 /579 主要參考文獻 /587 幾點建議(代後記) /590
|
 |
王亞新、陳杭平、劉君博:《中國民事訴訟法重點講義》(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
 |
第1章 本書的構成與使用說明 第2章 訴訟程序中的實體形成 第1節 訴訟請求的構成 2.1.1 訴狀的一般結構 2.1.2 法律關係 2.1.3 訴訟類型 2.1.4 請求權與法定事由 2.1.5 以上內容的示意圖 延伸討論 2-1-1 處分權原則 2-1-2 離婚案件中有關未成年子女撫養的請求類型 2-1-3 請求權與請求權競合 第2節 程序展開中的實體形成 2.2.1 「重複起訴」的禁止 2.2.2 當事人攻擊防禦中的實體展開 2.2.3 案件實體內容的整體構成 延伸討論 2-2-1 辯論原則與自認 2-2-2 法院的釋明 2-2-3 訴訟併合 第3章 審判主體(一):受理範圍 第1節 關於審判主體的問題領域及制度構成 延伸討論 3-1 民事審判權的國家間邊界 第2節 對民事案件受理範圍的一般理解 延伸討論 3-2 我國民事案件受理範圍及數量的歷史變遷 第3節 有關受理範圍的解釋論問題 3.3.1 具有「非對等」性質的糾紛爭議 3.3.2 「非民事領域」的矛盾衝突 3.3.3 因其他制度安排及政策性考慮的排除情形 延伸討論 3-3 所謂「告狀難」現象與立案登記制改革 第4章 審判主體(二):管轄 第1節 關於管轄的一般原理 延伸討論 4-1 法定管轄與意定管轄 第2節 我國管轄制度上的基本概念 4.2.1 級別管轄 4.2.2 地域管轄 4.2.3 專屬管轄與協議管轄 延伸討論 4-2 特殊地域管轄的具體內容 第3節 管轄程序操作的動態過程 4.3.1 當事人選擇及法院內部對管轄的調整 4.3.2 管轄權異議及其處理程序 延伸討論 4-3 總結管轄概念的兩個示意圖 第5章 審判主體(三):審判組織、迴避 第1節 審判組織 5.1.1 獨任制與審判資格 …… 第6章 證據 第7章 證明 第8章 訴訟主體:當事人 第9章 共同訴訟 第10章 代表人訴訟 第11章 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12章 保全、強制措施、訴訟費用 第13章 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14章 簡易程序、小額程序、調解 第15章 裁判:判決與裁定等 第16章 第二審程序 第17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18章 非訟程序 附錄一 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一覽表 附錄二 課堂測驗和期末考試試卷示例 附錄三 案例分析作業示例 附錄四 文內圖表一覽表 附錄五 關鍵詞和專門術語索引 附錄六 參考文獻一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