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3篇帖子。

問:烏克蘭問題上,普京最大的失誤是什麼?

1樓 浅风仁樱 2024-3-12 20:57
註:這個帖子名義上是在講烏克蘭問題的,實際上是在講如何思考問題的,所以這個帖子實際上不應該(或者不完全應該)被算作【鍵政】內容


答:#鏡中妖#
 
說實在的,在知乎的俄烏戰爭問題下,體現了很多很嚴重的心理問題。
其中最嚴重、最典型的一種問題,就是從這種「普京錯在xxxx」的言論里流露出的傲慢和脆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說傲慢。
這些批評的全部「理論依據」,說穿了是來自於事實與當事人自己對「事情應該是怎麼樣」的想像的落差。
當事人在反覆呈現這樣一種行為模式——只要存在這種落差,就斷言是「普京犯了嚴重錯誤」,而絲毫不懷疑自己對事情的想像犯了錯誤。
仔細檢查ta們的言論,你會發現ta們普遍對「我可能猜錯了普京的意圖」沒有投入過任何一丁點資源、做哪怕最粗淺的推敲,ta們從不對此做哪怕任何論證,就毫不猶豫的、毫無警覺的全面押注「我對普京的意圖判不可能有任何錯誤,只可能是普京的意圖落空了」。
這是一種嚴重認知障礙和思維缺陷。
哪怕你裝裝樣子、走個過場,你也必須養成習慣,去首先「行禮如儀」的排除一下你判斷錯誤的可能。就算是牽強附會,你也要找一些客觀的依據來證明與你相反的判斷有一定概率不成立,而不能直接把這些基本的檢查過程留空、繞過。
總要有那麼一個自然段、一兩句話擔當這個「為什麼相反的觀點不成立」的職能,把這個空填了,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思考問題的SOP。
就這樣完全留空、繞過,直接訴諸「自信」去直奔下一步,意味著一個人還沒有可以有效運轉、值得最基本的信賴的思維習慣。
這種思維習慣,是一種思想上的「訓練痕跡」,一種將思考付諸實踐後必然會得到教訓、從而必然會養成的條件反射。
沒這個習慣,意味著你根本就沒有過真刀真槍的將自己的判斷力付諸過實踐,沒有擔當過什麼現實的職責,沒有承擔過什麼實際的風險。
一言以蔽之,根本就不是個獨立生活過、行走過江湖的成年人。
因為世界上是沒有這種沒有經過現實的千百次迎頭痛擊,生下來就能毫無受傷記憶的做到「料事如神」、「算無遺策」的人的。
如此殘破的思維方式,只會是因為被某種保溫膜、保險套包起來了,沒有任何權力,於是也造成不了什麼損失,從而也沒有什麼可刻骨銘心的慘痛教訓,所以才會對這種極端危險的思維陋習沒有本能的焦慮。
問題是這種「不破產」的「安全狀態」,同時又意味著無能和無力。
這樣思考問題,在其它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面前僅憑本能就會被排除——你所推銷的計劃、鼓吹的策略、主張的建議,都會被人「莫名其妙」的無視。
這就是為什麼你「沒機會」、「沒出息」、「不受尊重」的原因之一。
 
第二,對「沒有錯誤的狀態」有極其嚴重的誤解。
什麼樣的誤解?
就是誤認為「沒有錯誤」肯定意味著沒有曲折和痛苦。
只有絕對直線、指數增長、完全光滑、零損失、零傷亡、無焦慮、無恐慌、無不確定………的總和,才叫做「沒有錯誤」。
要是非直線、有下降過程、不光滑、有損失、有傷亡、有焦慮、有恐慌、有不確定……中的任何一種,那就叫「犯了錯誤」。
而因為這種可悲到可笑的脆弱心態,只要有損失,必然對這朵溫室嬌花構成「不可想像的損失」,從而導致「犯有嚴重錯誤」的結論。
那種豆腐般的軟弱和敏感,經由「我不可能犯錯」的加工,就構成了上面那種可悲的思維習慣。
 
人脆弱到只能接受「完美過程」,人生必定寸步難移—— 一天到晚做一些名為「計劃」、「籌備」,實則是逃避、投降的「努力」。
一輩子「過家家」,躲在父母的翅膀下君臨天下。
 
哎呀呀,有曲折、有損失、有不確定,那可多痛苦啊!一開始就知道會有這些東西還要去做,那豈不是愚蠢嗎?這本身不就是「嚴重錯誤」嗎?
 
現在再去看看這些答案,從這個角度去審視一下這些嬉笑怒罵、「風趣幽默」的「普京指導者」。
你會默默希望ta們都是網軍帳號和發帖機器人的。
因為如果是真的人類——尤其是已經成年的人類——還是這樣既脆弱、又傲慢的思維狀態。
前面的人生恐怕充滿了折磨和痛苦。
這不是指什麼中美爭霸、俄烏爭端。
而是指普普通通的工作、生活里就將對ta們構成肝膽俱裂的風險和恐懼,而現在將普京定性為「蠢材」的思維結構,在不久的將來會將ta們自己宣判為更糟糕百倍的廢物。
地獄就在前面。
 
這種心理瘟疫正在隨著西方媒體的認知戰瀰漫在整個西方世界——要鼓動起無知的人信從ta們鼓吹的樂觀預期,ta們其實就同時在強化這種建立在病態「無誤基線」和迴避自我懷疑前提下的精神疾病。
所以1450普遍都有職業精神病。
 
拿起這面照妖鏡,順著列表看下來,吸取教訓。
 

2樓 浅风仁樱 2024-3-12 20:58
而且就算的確有一部分鍵政內容,其中也完全沒有涉及到中國
3樓 浅风仁樱 2024-3-13 19:00
哪怕你裝裝樣子、走個過場,你也必須養成習慣,去首先「行禮如儀」的排除一下你判斷錯誤的可能。就算是牽強附會,你也要找一些客觀的依據來證明與你相反的判斷有一定概率不成立,而不能直接把這些基本的檢查過程留空、繞過。

總要有那麼一個自然段、一兩句話擔當這個「為什麼相反的觀點不成立」的職能,把這個空填了,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思考問題的SOP。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