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用戶:歡迎來到獨立思考吧,Purasbar歡迎您的到來~
請先閱讀我們的社區準則:
http://zh.purasbar.com/documents/eula/
以及版權聲明:
http://zh.purasbar.com/documents/copyright/
您可在此暢所欲言,並和朋友們交流~~
祝您在此吧玩得愉快~
社區管理員
目前共有6篇帖子。
![]() |
親愛的用戶:歡迎來到獨立思考吧,Purasbar歡迎您的到來~ 請先閱讀我們的社區準則: http://zh.purasbar.com/documents/eula/ 以及版權聲明: http://zh.purasbar.com/documents/copyright/ 您可在此暢所欲言,並和朋友們交流~~ 祝您在此吧玩得愉快~ 社區管理員 |
![]() |
其實我經常覺得我挺沒腦子的
|
![]() |
貓猥獸的故事
|
![]() |
牛津大學教授凱薩琳 · 泰勒(Kathleen Taylor)指出,人輕信而偏執的想法大多是外來灌注,而自己又缺乏思考的結果。這種輕信而偏執的想法就是奧威爾描述的「捷徑思維」:思維順著一條走熟的路,機械地自動推進。這樣的語言往往會創造一些聽上去富有刺激力和推進力的「新鮮」說法,對平時不習慣思考的人們,這些說法顯得特別深刻、高屋建瓴或高瞻遠矚、很有水平。由於他們無法確切明白這類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指什麼或是指誰,所以無法懷疑,也不會懷疑。這些人不慣於思考,平時不思考,結果不是沒有想法,而是迷信別人替他準備好的任何想法。這就像一個人沒有信仰,他不是什麼都不相信,而是變得隨便什麼都可以相信,而且相信了就是迷信
![]() ![]() |
![]() |
愚人節是一年之中唯一一個,人們會仔細分析評判新聞消息的真實性,
而不會照單全收、盲目消化訊息的日子。
——monkeypotion ![]() ![]() |
![]() |
周密地思考問題很不容易,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總是偏好生動形象的具體事例甚於抽象的信息,即我們的思維和決策更容易受少數特殊事件的影響,比如一說到輟學創業就想到蓋茨、賈伯斯這些極端成功的例子,卻完全忽略數量遠多得多的輟學創業的失敗者。而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顯然這些極端個例並不能反映總體情況。若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的思考就可能出現偏頗。
第二個原因是「證實偏見」(confirmation bias),也就是人一旦形成對某個問題的看法,那麼接下來就往往只是在佐證這個看法,只關注能證實這個觀點的論據,而對相反的論據視而不見,因此就無法從反面來考慮問題。 第三個原因是每個人受自己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限制,必定會存在思維中的「盲區」。每個人很難自己去消滅這些「盲區」,因為它們屬於「未知的未知」,即一些我們並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所以,在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時,我們無法完全消除盲區,最多隻能逼近無盲區的狀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