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229篇帖子。

【資料庫】1.民事訴訟基礎理論

11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12
王次寶.反思「協動主義」[J].清華法學,2010,4(01):116-127.
關鍵詞:協動主義;訴訟模式;司法改革;辯論主義
摘要:基於多種誘惑,"協動主義"論成為最近國內訴訟法學界關於民事訴訟模式討論的新寵。協動主義訴訟模式論實際上是一種企圖利用職權主義模式改良當事人主義模式的混合型訴訟模式論,不過是以"新瓶"裝"老酒"的形式出現,並加上了"洋商標"。"協動主義"由於缺乏個性內容和可操作性,不具備成為獨立訴訟模式的條件,只能淪為當事人主義模式的附庸,或者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結合的"烏托邦",而不能作為我國司法改革的方向。
11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13
竹下守夫.日本民事訴訟法的修訂經過與法制審議會的作用[J].清華法學,2009,3(06):5-16.
關鍵詞:日本民事訴訟法;日本民事訴訟法制定;日本民事訴訟法修訂
摘要:論文闡述了日本民事訴訟法典制定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民事訴訟法典的若干次重要修改。論文清晰地闡明了民事訴訟法典修改的目的、意義,以及修改中要解決的問題點。說明了若干單行制度從民事訴訟法典中分離並成為單行法的理由。論文還介紹了日本法制審議會在日本民事程序法立法中的作用以及日本民事程序法今後面臨的課題。
11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18
許可.職權干涉與裁判突襲——從南京彭宇案一審判決看當下之民事審判[J].清華法學,2008,(06):54-65.
關鍵詞: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釋明權;裁判突襲
摘要: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不僅是私權自治在現代民事訴訟中的體現,更是抵禦有可能來自於法院突襲性裁判的護身符。在現代民事訴訟公平與效率的理念追求下,以釋明權為代表的法院職權的適當干預是保障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關鍵。在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已經在我國法上得以確立的今天,如何妥當形成裁判的基礎,做出令人信賴的裁判應成為今後研究的課題。彭宇案一審裁判既違反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也未恰當運用職權,在訴訟標的和事實主張層面對當事人構成了突襲性裁判。
11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4 22:33
楊會新.論我國民事檢察權的運行方式與功能承擔[J].法學家,2016,(06):94-104+178.
關鍵詞:民事檢察權;抗訴;檢察建議;監督審判權
摘要:抗訴與檢察建議是現行法上民事檢察權運行的兩種方式,民事檢察權的功能因運行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抗訴旨在監督審判權,同時通過再審程序發揮著救濟當事人的功能,但實際運作中兩種功能相互牽制,顧此失彼。只有剔除抗訴的監督功能,將抗訴的功能定位於救濟當事人,才能依據當事人主義的要求對抗訴制度加以規制,從根本上保障當事人的私權不受侵犯。而檢察建議不受當事人主義的牽絆,也不會侵蝕判決的穩定性及司法裁量權,在監督審判權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應通過完善其程序性規定來強化監督效果。
11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22
王林清,劉高.民刑交叉中合同效力的認定及訴訟程序的構建——以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為視角[J].法學家,2015,(02):75-91+178.
關鍵詞:民刑交叉;合同效力;訴訟程序
摘要:民刑交叉中的相關法律問題是長期困擾法學理論和司法實踐的疑難問題。民法與刑法的不同價值功能,決定了民刑交叉非但不是二者應然效果的簡單相加,相反卻導致了民、刑兩種責任發生牴牾,從而造成效果限縮,弱化了各自本應發揮的作用。在實體處理上,犯罪構成儘管與民事法律關係存有一定關聯,但犯罪行為並不必然導致民事合同獲得否定性的效力評價。在程序選擇上,"先刑後民"存在著固有的缺陷,應予摒棄,並建立以"刑民並行"為處理刑民程序衝突的基本原則,以"先刑後民"、"先民後刑"為例外的訴訟程序。
11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25
任重.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的實施——德國的認知與實踐[J].法學家,2014,(04):166-175+180.
關鍵詞:誠實信用;惡意訴訟;訴訟失權;權利濫用
摘要:誠實信用原則的具體化對於其在民事訴訟中的實施有重要作用。在整理法院同類裁判的基礎上,誠實信用原則在德國民事訴訟中被具體化為四個案例組,即:禁止製造惡意訴訟狀態、禁止自相矛盾的行為、訴訟失權以及禁止濫用訴訟權利。考察與分析誠實信用原則在德國的認知與實踐,對該原則在我國民事訴訟中的科學定位與正確實施當有所裨益。
11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30
肖周錄,馬京平.馬錫五審判方式新探[J].法學家,2012,(06):1-15+174.
關鍵詞:馬錫五;審判方式;群眾路線;實事求是
摘要:馬錫五審判方式是陝甘寧邊區司法的典範。邊區特有的戰時環境、鄉土環境、邊區社會轉型和邊區司法改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了馬錫五審判方式的產生。馬錫五審判方式的精神實質是聯繫群眾、為了群眾,其普適的價值是司法為民與司法公正。馬錫五審判方式為化解邊區在戰時的各種社會矛盾,穩定邊區的社會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應該正確認識與評價馬錫五審判方式。繼承馬錫五審判方式,是要繼承其依靠群眾、為了群眾、實事求是的精神,而不是對其形式的簡單繼承。
11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32
周翠.現代民事訴訟義務體系的構建——以法官與當事人在事實闡明上的責任承擔為中心[J].法學家,2012,(03):119-133+179.
關鍵詞:實質指揮訴訟;訴訟義務;釋明;曉諭;促進訴訟
摘要:根據法官與當事人在事實闡明方面的責任分配,各國典型的民事審理模式可分為三類:德國的對話訴訟、美國的對抗訴訟以及日本的對抗與判定模式。相較而言,德國的對話訴訟模式在辯論主義的框架內強調法官承擔實質指揮訴訟的義務,彰顯了訴訟集中主義,代表了現代民事訴訟的發展潮流。我國雖然歷來注重法官的主動角色,但在從職權探知主義轉向辯論主義的過程中如何設定法官在事實闡明方面的協助責任,還需深入探討。同時,未來是否引入當事人的協助闡明義務、促進訴訟義務、真實完整義務和誠實信用義務,也關乎自認、舉證期限等制度的完善以及惡意訴訟的克服。唯有構建起完善的訴訟義務體系,才能確保審理程序以公平、集中、快捷的方式進行。
11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44
王志坤,黃筆鏡.民事檢察的面相——一個研究性述評[J].法學家,2010,(03):1-11+176.
關鍵詞:民事檢察;國家干預;法律監督;抗訴
摘要:作為一種國家干預,民事檢察與法律監督有何關聯,國家干預的正當性何在,干預到底限定在多大範圍,這些問題無疑是民事檢察的基礎問題。回答這些問題既要面向我國現行法制,也要作返回原點式的考察,更需要結合民事檢察改革進行必要的展望。
12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44
潘度文.民事檢察在民事訴訟中的空間及路徑探討[J].法學家,2010,(03):12-20+176.
關鍵詞:民事檢察;民事訴訟;檢察權;訴權;審判權
摘要:十多年的司法實踐已經證明,民事檢察對於維護司法公正與權威,救濟當事人的受損權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它所面臨的困境也已嚴重製約著其職能的履行。對民事檢察的改革與完善應當秉承憲法對檢察機關的角色定位,圍繞法律監督的主題進行,同時應當處理好檢察權與訴權、審判權的關係,在合理的空間範圍內加大民事檢察力度,拓寬民事檢察廣度,實現其應有的法律價值和社會效果。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