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229篇帖子。

【资料库】1.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12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44
甄贞,温军.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配置研究[J].法学家,2010,(03):21-28+176.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范围;参诉目的;角色定位;职权配置
摘要: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是实现"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应当明确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多元化的参诉目的和不同的角色定位,明确检察机关可以以提起诉讼、参与诉讼和提出抗诉等多种方式参与民事诉讼,以便按照"多元化的职权配置模式"实现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职权的科学配置。
 
12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44
汤维建.挑战与应对:民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新发展[J].法学家,2010,(03):39-47+177.
关键词: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全面监督;程序监督;社会监督
摘要:民行检察监督制度获得强力推进的基本依据便是司法实践中不断增长的监督诉求,监督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内含于监督中的观念性因素也在此过程中悄然转变,监督理念的现代化更新为监督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泉源基础。目前所需着力实现的制度转轨集中表现在从有限监督到全面监督、从实体监督到程序监督以及从诉讼监督到社会监督等三大"转向"之上,由此呈现出民行检察监督制度新发展的完整风貌。
12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08
邵明.论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J].法学家,2009,(03):115-122+159.
关键词:正当程序;程序参与;诉讼知情权;诉讼听审权;突袭裁判
摘要:从权利的角度说,"程序参与原则"旨在保障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程序参与权"(包括诉讼知情权、诉讼听审权),因而属于"正当程序保障"的范畴。在民事诉讼中,程序参与原则普遍适用于争讼程序、非讼程序和执行程序及裁定程序,但适用情形和具体要求各有不同。作为法律原则,若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和法院违反程序参与原则的,均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并有相应的纠正程序或救济程序。
 
12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11
邵明.民事争讼程序基本原理论[J].法学家,2008,(02):112-120.
关键词:民事诉讼;争讼程序;基本原理
摘要:在民事争讼程序中,解决民事私益案件和民事公益案件的程序原理或主义既有共同的,比如对审主义、当事人进行主义与职权进行主义、集中审理主义、直接言词审判主义和公开审判主义等;又有相异的,比如解决民事私益案件的适用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而解决民事公益案件的则采用职权干预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这些基本原理相辅相成,一并构成了民事争讼程序基本原理体系和正当性原理。
 
12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13
许尚豪.交换的正义与分配的正义——纠纷解决途径的正当性基础解读[J].法学家,2007,(05):116-123.
关键词:民事诉讼程序;利益;交换的正义;分配的正义
摘要:民事诉讼程序对于纷争利益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合意与决定这两种途径来进行的。合意实质上就是当事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与对方达成的利益交换契约,其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利益交换方面,要符合交换正义的要求;而决定则是法院根据自己对于正义的理解,对争议问题作出的安排,其正当性则体现在利益的强制配置方面,应当遵循分配正义准则。在具体的案件处理中,两种正义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裁判结果的正当性基础。
12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1
常怡,重庆市、海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课题组.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J].法学家,2006,(04):1-4.
摘要: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长期以来,检察机关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刑事领域,而相对较少涉足民事诉讼这块"私权纠纷"的化解场所。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在程序自治和审判独立日显重要的今天,人们发现检察机关不能对民事诉讼袖手旁观,而应当加大监督的力度,拓展监督的广度,并有权提起公益诉讼。这样便产生了诸多的理性悖论与问题争议。本期视点,邀请数位学者专家围绕公益诉讼中检察监督问题展开讨论,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路径。
12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1
李浩.关于民事公诉的若干思考[J].法学家,2006,(04):5-10.
摘要:<正> 民事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特定范围内的某些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有关公民重要权利的民事案件,在无人起诉或当事人不愿诉、不敢诉、不能诉、怠于起诉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动追究违法者的民事责任,以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于是否应当设置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民事
 
12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2
陈桂明.民事检察监督之存废、定位与方式[J].法学家,2006,(04):10-14.
摘要:<正>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产生至今一直争论不断,很多问题尚无定论。根据国家的立法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列入了议事日程,这两部法律的修改需要重新审视和规定人民检察院的职能配置和诉讼地位等问题,因此,继续探
12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2
汤维建.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代化改造[J].法学家,2006,(04):14-18.
摘要:<正> 根据笔者的观察,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模式,从历史到现实,可以抽象出四种模式。即:(1)国家干预型监督模式,简称"干预型模式";(2)法治统一型监督模式,简称"法治型模式";(3)程序保障型监督模式,简称"保障型模式";(4)公益代表型监督模式,简称"公益型模式"。从时间上看,干预型监督模式应当具有产生上
13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2
高晓莹,杨明刚.从制度价值层面审视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J].法学家,2006,(04):18-25.
摘要:<正> 对民事检察"否定"、"限制"的各种批评和质疑,有一些确实是中肯和合理的,因为该制度设计的固有缺陷和运行中显现的障碍已导致了诸多负面效应,值得反思和检讨。但许多批评和质疑往往缺乏全面的审视和考察,尤其是漠视了此项制度存在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