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佑勇.智能技術驅動下的訴訟服務問題及其應對之策[J].東方法學,2019,(05):14-19.
關鍵詞:人工智慧;智慧法院;訴訟服務;審慎創新
摘要:智能時代是由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驅動發展的時代,智能技術為打破訴訟服務困境提供可能的同時也客觀上提升了社會公眾對訴訟服務的期待。與公眾日益增長的訴訟服務需求相比,當前"智慧法院"的訴訟服務建設還存在階段定位偏差、場景設置缺失、區域協同困境、智能技術瓶頸四方面問題。因此,必須以智能技術為驅動,構建全流程、全場景與集約化的訴訟服務新模式,推動面向便民服務的智能化升級與應用,在"突破制度"與"遵從傳統"的張力之間審慎推動訴訟服務的創新。
|
 |
厚省.遠程審判的雙重張力[J].東方法學,2019,(04):101-112.
關鍵詞:遠程審判;電子法庭;訴訟程序;司法裁判
摘要:藉助於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有關遠程審判的實踐探索正在持續進行,網際網路法院的建立可以說是此種探索漸入高潮的標誌。從司法裁判的歷史來看,技術推動司法不斷地向著公平與效率的價值目標靠近乃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但是,在藉助信息網絡技術革新審判方式的過程中,新型審判方式與傳統訴訟法理之間必然也會產生一系列衝突,這些衝突表現為遠程審判對程序效率的價值追求與傳統訴訟法理對程序公正的價值堅守之間的張力。此外,由於遠程審判高度依賴信息網絡技術,技術系統自身潛藏的風險就有可能傳導入法律系統中,而表現為訴訟程序之正當性缺失的風險,因此遠程審判所承載的法律系統之運作正當性與信息網絡技術所體現的技術系統之固有風險之間也存在張力。因此,遠程審判這一全新的審判方式不得不受到來自法律系統和技術系統的雙重牽制,亟須尋找消除張力的路徑。同時,由於目前遠程審判方式還處在實踐探索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和成熟的理論,為消除國民疑慮,宜為此類探索設定相應的倫理底線。
|
 |
范黎紅.遠程審理的適用空間之展望[J].法學,2010,(02):148-153.
關鍵詞:遠程審理;合法性;訴訟權利;適用空間
摘要:遠程審理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21條規定及訴訟法原則,具有合法性基礎。遠程審理的靈活性可能減損庭審的形式威信,並影響案件審理的實質公正。遠程審理應作為傳統審理方式的補充而非替代,並從遠程審理的定位、啟動程序、適用範圍、遠程作證、證據規則的適用、與傳統庭審方式的銜接、配套保障機制的建設等方面加以規範。未來,遠程審理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
 |
張衛平.民事訴訟智能化:挑戰與法律應對[J].法商研究,2021,38(04):16-30.
關鍵詞:智慧法院;民事訴訟;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法院
摘要:隨著智慧法院建設作為我國司法改革的主要內容及法院系統建設和發展的重點,民事訴訟智能化在過去信息化、電子化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投入和更多的實踐。智能化技術在民事訴訟領域的應用,對傳統的民事訴訟方式乃至訴訟觀念、訴訟文化、法庭文化等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因此對以傳統民事訴訟為規範對象的民事訴訟制度帶來了挑戰。民事訴訟法必須對司法智能化潮流予以積極回應,要按照民事訴訟法的目的、民事訴訟的價值追求和基本原則規範智能化在民事訴訟中的應用,引導智能化技術為實現民事訴訟法的目的和民事訴訟的價值追求服務,推動民事訴訟法在此過程中轉型升級成為具有現代精神和內涵的民事訴訟法。
|
 |
左衛民.邁向數字訴訟法:一種新趨勢?[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3,41(03):52-61.
關鍵詞:數字社會;數字訴訟法;數位技術;在線訴訟;網際網路法院
摘要:數字社會是用數位技術來表達、交流、儲存、分析使用信息,進而展開一系列活動的社會。在這一新興社會形態中,訴訟法雖未面臨顛覆性、根本性的挑戰,但也必然發生重要變革,一種不同於傳統訴訟法的數字訴訟法正應運而生。網際網路法院(法庭)、在線訴訟、區塊鏈證據等帶有數字因素的新型訴訟制度與訴訟機制便是數字訴訟法的典型標識。在數位技術發展與訴訟數據「餵養」之下,數字訴訟法有著廣闊的生長空間,但同時也受到了傳統訴訟法一般原則與機理的約束,且面臨著數位技術水平、社會接受度等制約。繼續探索在原則、機理等重要方面不同於傳統訴訟法的數字訴訟法,正視數位技術在訴訟法變革中的有限性,合理研發數字訴訟的技術產品並通過試點驗證,將有助於推動數字訴訟法的良善發展。
|
 |
謝鵬遠.在線糾紛解決的信任機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2,40(02):175-187.
關鍵詞:在線糾紛解決;信任機制;系統嵌入
摘要:網際網路時代對在線糾紛解決的信任不再依靠面對面的接觸,而是在脫域的情境下建立起來的。在網際網路規則和行為模式的作用下,對在線糾紛解決的信任從對傳統的親緣、人際、結果、制度的信任向對現代的網絡、系統、程序、信息技術方向漂移。弱信任建立和弱信任維持危機已成為糾紛當事人對在線糾紛解決系統付諸信任的最大障礙。通過嵌入系統聲譽、全景透明程序、靈活性、公平性、實現數據和信息保密等方式培育在線糾紛解決信任關係是各類在線糾紛解決系統或平台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必經道路,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在線糾紛解決體系的核心任務。
|
 |
郝晶晶.網際網路法院的程序法困境及出路[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1,39(01):83-95.
關鍵詞:網際網路法院;智慧法院;法定法官原則;直接言詞原則;程序選擇權
摘要:網際網路法院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審理特定類型的涉網際網路案件,以全流程在線辦理為原則,改變了訴訟行為發生的時空條件。網際網路法院在現階段面臨的程序法困境主要包括設立依據有違法定法官原則、管轄範圍的界定不夠妥當、在線庭審的規則創新衝擊民事司法之基本原則、訴訟規則忽視對當事人處分權和平等權的保障等方面。從立法上明確網際網路法院的試點法院性質,科學設定網際網路法院與普通法院在涉網案件管轄範圍上的分界,正視視頻庭審與直接言詞原則的矛盾,完善在線訴訟規則,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是解決網際網路法院現有程序法困境的合理選擇。
|
 |
鄭世保.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的困境和對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31(06):190-197.
關鍵詞:在線解決糾紛機制;小額民事糾紛;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摘要:ODR機製作為一種新生的糾紛解決方式,其在解決小額的、當事人間物理距離遙遠的網絡民事糾紛方面具有特別優勢。而ODR機制存在著受理案件的有限性、提供救濟方式的有限性、技術工具的雙刃性等價值定位缺陷;存在著信任性不足、接近性難等實務利用缺陷;存在著程序被濫用、實踐標準混亂等制度設計缺陷。ODR機制價值定位存在的缺陷是ODR本身所固有的,無法克服;實務利用缺陷和制度設計缺陷則可以通過相應的對策予以消減甚至消除。
|
 |
程睿.雙軌並行模式中在線訴訟的同意規則[J].現代法學,2023,45(05):90-111.
關鍵詞:雙軌並行訴訟模式;在線訴訟;當事人主義;程序選擇權;同意規則;二階構造理論
摘要:在線訴訟是司法制度與網絡技術深度融合產生的新型訴訟方式。當在線訴訟與線下訴訟雙軌並行時,兩種訴訟方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為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奠定了制度基礎。基於多元訴訟目的,在衡量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當事人訴權與法院審判權、程序選擇權與法院審查權關係的基礎上,我國的在線訴訟採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在線訴訟程序選擇權是一種程序形成權,其行使需經當事人同意。當事人同意是程序選擇權的載體,圍繞當事人同意設置的程序和制度構成同意規則。法律在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時,也要求當事人遵循權利保障與自己責任相一致的邏輯。在線訴訟同意規則重構了訴權與審判權之間的法教義學關係,根據二階構造理論,可以將當事人同意分為選擇適用在線訴訟方式的同意和選擇在線審理案件之具體程序的同意,兩個階段當事人同意的規則和法律效力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
 |
左衛民.後疫情時代的在線訴訟:路向何方[J].現代法學,2021,43(06):35-46.
關鍵詞:後疫情時代;在線訴訟;在線法院;獨立性;實證研究
摘要:在後疫情時代,在線訴訟的實踐運行樣態較疫情發生初期顯現出較大變化。實證考察發現,其主要表現為適用率整體下降、適用範圍相對縮小,階段型適用模式逐漸取代原有全流程型為主導的適用模式等。由此可見,在線訴訟的適用深受疫情形勢變化的影響,當疫情趨於緩和時,在線訴訟的適用率便開始縮減。據此,我們易將在線訴訟僅視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的權宜之計,但事實上,在線訴訟實踐的效果性及運行機制的完整性都決定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獨立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其可能成為未來司法實踐中的主流。至於我國在線訴訟的遠景,或許不是採取域外學者認為的顛覆性進路,而應當以司法實踐者的需求為導向並始終秉持一種積極、審慎的態度,在不斷試錯的基礎上穩步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