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庫主要放置論文、書籍等相關資料的簡介信息,供檢索。 專題資料庫主要放置無法歸入傳統民事訴訟法體系,但具有價值的資料。 本部分主要放置特殊程序構建的相關資料,一個典型就是人格權禁令程序。
|
 |
嚴仁群《人格權禁令之程序法路徑》
法學評論. 2021,39(06)
南京大學法學院
摘要:《民法典》第997條與《專利法》第66條等三個條文高度一致,表明它指向的是訴前行為保全,但作為例外,對家暴行為應適用人身安全保護令。"立法說明"對此也明確予以肯定。保全程序屬廣義的非訟程序。基於《民法典》第995條,當事人既可提起行為給付之訴,以獲得終局禁令,也可在訴前或訴中,依《民事訴訟法》申請訴前或訴中禁令。當事人獲得訴前禁令後並非總是要提起後續訴訟,但也不應期待通過極簡的程序獲得長期甚至永久禁令。禁令的主文應恰當表述,以使其有較寬的既判力客觀範圍。並非實體法中的每個規範都是實體規範。
關鍵詞:人格權禁令;訴前行為保全;行為給付之訴;不作為請求權;
|
 |
吳英姿《人格權禁令程序研究》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21,39(02)
南京大學法學院
摘要:人格權禁令的請求權基礎並非訴權,而是實體法上的人格權請求權,是人格權防禦性的外化形式。人格權請求權的絕對性決定了人格權禁令具有獨立性,不以當事人提起訴訟或仲裁為維持效力的條件,一旦發佈便持續具有實體法上的約束力。因此人格權禁令不是民事訴訟上的行為保全,不屬於訴前禁令性質。為實現人格權禁令及時制止妨害行為,讓人格權回復圓滿狀態的制度功能,其審理核發程序應服務於實質公平、高效快捷的需要。人格權禁令程序是一種介於訴訟與非訴訟程序之間的獨立程序,應當交錯運用訴訟程序與非訟程序法理設計人格權禁令的申請、審查和救濟程序規則。
關鍵詞:人格權禁令;人格權請求權;禁令程序;簡易訴訟;非訟程序;
|
 |
郭小冬《人格權禁令的基本原理與程序法落實》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21,39(02)
天津師範大學法學院
摘要:《民法典》第997條規定了人格權禁令制度,但並未同時規定人格權禁令申請的審查條件和審理程序,也未明確該制度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以及訴訟或非訟的屬性。有觀點認為人格權禁令制度就是人格權侵權領域的訴前行為保全。但是,人格權禁令與行為保全是兩種不同的制度。人格權禁令制度的規定,改變了我國"侵權訴訟+行為保全+民事責任"的權利保護結構。為了確保實體法立法目的順利實現,《民事訴訟法》應儘快作出調整以便實現與《民法典》規定的對接與協調。
關鍵詞:人格權禁令;行為保全;准司法程序;利益衡量;
|
 |
南海法學. 2017,1(03) 探索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制度——以專利確權糾紛為切入點 周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摘要:專利確權制度的本質在於解決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其目的是對私權的保護,但有的專利確權糾紛解決機制沒有區分專利確權的"公""私"性質,導致專利確權的"循環訴訟",給法院造成了很大的審查負擔。在全面推行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制度的背景下,借鑑美、日等國的知識產權審判經驗,完善我國的專利確權糾紛解決機制重點在於完善程序制度設計,建立與專利行政審查機關的協作機制,完善訴前臨時禁令,建立法院ADR制度。 關鍵詞: 專利確權;循環訴訟;民行交叉;
|
 |
吳英姿.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的司法確認[J].清華法學,2023,17(05):111-127.
關鍵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司法確認程序;公私法合作;略式程序
摘要:司法確認被引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中,旨在藉助司法審查保證磋商協議合法性並賦予其強制執行力,形成行政管控與司法審查合力的生態環境公私法合作治理結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是一種兼具公法與私法雙重法律屬性的民事和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是略式訴訟程序,法院無需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爭議進行實質審理,主要審查申請材料即快速作出裁判。如何避免為虛假磋商、強制磋商背書,成為司法實踐難題。法院運用司法確認程序對磋商協議進行司法審查,應當遵循實質尊重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則,審查的重點放在磋商程序及協議內容兩個方面的合法性,旨在增強磋商機制正當法律程序特質,提高磋商協議的公共理性與可接受性。磋商協議司法確認程序適用範圍和運行要求超出了現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當為之設置特別程序規則。
|
 |
毋愛斌.損害額認定製度研究[J].清華法學,2012,6(02):115-125.
關鍵詞:損害額認定;證明責任法則;證明度減輕;裁量評價
摘要:在損害賠償訴訟中,往往會出現損害事實的發生得以證明,而損失大小難以證明或不能證明的情形,此時如何確定損害賠償數額即成為難題。對此,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民事訴訟法確立了損害額認定製度,通過降低法官心證標準和賦予法官裁量評價權來實現對主張者的權利救濟,以此實現實質公平。目前,我國民事實體法中確立了相關規則,但由於缺乏民事程序法上的規範和補強,並未產生很好的實踐效果。因此,需要在《民事訴訟法》中確立損害額認定製度,相應減輕權利主張者的舉證負擔,以此發揮損害賠償制度的權利保障功能。
|
 |
張衛平.論民事訴訟法中的異議制度[J].清華法學,2007,(01):75-88.
關鍵詞:民事訴訟;異議程序;複議
摘要:本文考察和分析了現行民事訴訟法中異議制度的基本構造,指出了現行異議制度設計中的不足,探討了異議程序設計應當考量的基本"參數",從修正民事訴訟法的視角,對異議制度的整體構造進行了初步的調整,試圖使民事訴訟中的異議設置和程序設計更加完善、合理。
|
 |
劉耀輝.法院適用家庭教育指導令的制度優化[J].法學,2023,(12):51-69.
關鍵詞:家庭教育指導令;救濟性規則;兒童利益最大化;過責相當;輔助性原則
摘要:家庭教育指導令是作用於恢復和補救家庭教育功能的救濟性規則,在家庭教育干預體系中承擔程序保障功能。《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以來,法院適用家庭教育指導令呈局部過熱、整體偏冷的雙面鏡像,部分法院積極突破法定條件,降低標準、擴大範圍泛化適用;更多法院基於治理效果、辦案壓力、保障機制等因素對該制度適用持保守態度,傾向選擇性適用或者迴避適用。這種狀況的根源在於作為新制度的家庭教育指導令,存在基礎理論準備不足和規範供給不足的兩難困境。家庭教育指導令在主動司法特徵和保護性、懲戒性屬性方面尚未達成價值共識,難以指引法院準確適用;其制度規範內容不全面、不系統,形式粗獷,無法對法院適用指導令形成有效約束。完善家庭教育指導令制度,首先應確立兒童利益最大化、過責相當和輔助性等基本原則;其次,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完善制度規則體系,有效解決法院適用家庭教育指導令裁量空間過大、適用條件不具體、執行缺乏社會性支持等主要問題。
|
 |
胡充寒.我國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制度的現實考察及正當性構建[J].法學,2011,(10):146-152.
關鍵詞:訴前禁令制度;現實考察;正當性構建
摘要:關於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制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實證考察。文章結合司法實踐,從正當性程序的角度對該制度的設計進行了研究。在全面回顧我國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制度的立法後對引入該制度的學理原因進行了深刻剖析,指出訴前禁令具有程序法的性質。儘管目前我國立法存在許多缺陷,但實踐中經過各地法院的不斷探索,對一些好的措施,如聽證程序、審查內容等已形成融合之勢。基於對正當性程序具有的普遍認同的核心要素,本文對今後我國訴前禁令制度的發展作了建設性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