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以罵代批#
批評並不是一種語言暴力藝術。
罵並不是批評,批評並不是罵。
批評是一種真誠的支持,是一種珍貴而且罕見的禮物,是不帶侮辱的。
不但絕對沒有任何要毀滅對方、殺傷對方的企圖可言,反而是希望對方發現沒有發現的風險,了解沒有了解的機會、改變沒能改變的缺陷,得到未能得到的發展。
是唯恐不夠溫柔的。
是遵循最低傷害原則的——僅有無法避免、找不到辦法避免的痛,才能被批評者視為不得不接受的風險,不得已而用之。
是一種愛。
不是一種恨。
高曉松所遭遇到的,並不是批評,而就是暴力而已。
暴力沒有正義可言。
用暴力得到的東西,都是更大、更多的暴力的肥料。
你藉此得到了好處,就再一次證明了這樣可以得到好處。
你的好處有多肥美,你就埋下了多大、多深的追求暴力的決心和動機,衝下了仇恨和艷羨的種子。
仇恨你的,將來那更大的暴力就直接指向你。
羨慕你的,會受你案例的激勵去傷害別人。
而任何人其實都是曲折的和其他一切人聯結在一起的,甚至包含你的仇人。
對暴力的速效的崇拜,是人類最黑暗的痼疾之一。
無論暴力的理由是多麼的可以理解和無可避免、乃至於正義,它的發生都仍然是人類的失敗。
無論它的成果是多麼美妙、絢麗,都是以人類總體更大的美好可能的喪失為代價的。
這件事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