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出淤泥#
人髒不髒,不是看人的過去的,而是看人的現在。
很多人都要犯很多錯誤,經歷很多不堪,才能真正的知道什麼是真的、好的,這個時候,反而是這些人狀態最好、價值最高的時候。
如果一味的奉行「經歷純潔」這樣的篩選標準,你就會錯過這些人。
將來你會發現,其實人格的成熟是一個人一切的素養中最重要的東西,而「經歷單純」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美好。因為往往經歷單純的人腦袋最剛硬,往往不相信自己經歷過的可能性真的會發生。
作為一個經歷很複雜的人,你要做的不是去抱怨別人對你的過去可能介意,而是要多去實質獎勵那些的確可以做到不介意、不賤視你那些經歷的人。
這樣的人是存在的,而且這些人並不更喜歡沒有經歷的人,問題在於這些人對待人也一樣很挑剔——ta們可以包容的種種缺憾,很自然可以和更多的人發展關係。
有更大的基數可以挑選,自然挑選標準就高了。
你的經歷在這些人這裡並不扣分,真正會扣分的是你從這些經歷里得到了些什麼。
如果是「我已經髒了」的自暴自棄、自輕自賤,那肯定是過不了幾輪篩選的。
因為無論經歷什麼都不自暴自棄是每個人自己要先獨立的、完全承擔的個人責任,其他人能做的一切都是在此基礎已經成立前提下的進一步幫助。
換言之,你在到處問「我是不是髒了」這種問題,本身就會把你最大、最實在而且是最好的選擇消滅。
那些不介意的人,不介意你的經歷,但非常介意你經歷了這麼多還在尋求一些毫無經歷的人的認同。
你的這個脆弱性和盲目性遠比你的性經歷成問題。
人世間大風大浪多的是,多點性經歷,多點戀愛史,只要人是越來越成熟的,而不是毫無進步和領悟的低級重複,這都不是壞事。
至於這會導致有純潔強迫症的無法接受,將來你會發現這甚至是優點,是收益。
因為這樣的人即使達成了某種羈絆,也會在之後漫長的人生中隨時因為這樣那樣的「潔癖」發作而和你鬧翻,理由千奇百怪,防不勝防,可不是只有「性經歷」一個介意點。
ta們之所以現在喊著「我只介意這個」,那是因為還沒有到時候,時候一到,「介意」的東西多了去了。
「介意」意味著一種無法自控,這又不是優點,而是缺點。有啥值得炫耀的?
老實說一個要談戀愛、要找工作的人,需要明白一個基本道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對你當然是加分的,然後每多加一條「介意」對你都是扣分的。
是你自己要和你自己的「介意」作鬥爭,是在你自己證明了這種自覺的前提下,你才有人家想辦法去適應你的「介意」的資格。
否則你的「介意」會變成你的傳國玉璽,你發兩次旨意都果然效力如神,你能不上癮?能收得住?
你隨時蓋個章發下來辦不到就要砍頭,誰有這麼多頭給你砍?
你在談自己的介意的時候不是羞愧的、遺憾的,而是理直氣壯的、甚至還自命不凡的,你介意的內容不管多麼光榮偉大,你都在丟大分,你都在惡化自己的選擇,也就是劣化自己的自由。
生命即自由的總和,洋洋得意的介意是一種自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