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別想騙我#
這道理很樸素——
不管是誰,公開主張不支持分裂中國,中國老百姓都會支持、也沒有任何理由不支持。
ta過去做了相反的事,那些事該追究繼續追究,對支持ta現在的態度無影響。
ta將來說了不該支持的話,那就在ta將來說了這些話後不支持,對支持ta現在的態度無影響。
ta說了結果將來沒有做,那就將來不支持,對支持ta現在的態度無影響。
對認可和鼓勵ta人的善意設立各種各樣的門檻,不管你自以為這門檻有多麼「合理」,都是一種顯而易見的更糟糕的實踐。
對外交往的處理機制其實極其簡單——不管任何前提,對我希望看到的改變都立刻報以獎勵;不管任何前提,對我反對的改變都立刻報以抗議。
對方兩件同時做,那麼我們的支持與抗議就同時做。
小孩子們自己的本能是什麼呢?
自認為「友好」的時候,對自己反對的事情就不抗議。
自認為「不友好」的時候,對自己期待的事情也不支持。
自以為這叫「穩重」,叫「立場堅定」,叫「恩怨分明」。
事實上這必定會導致對「朋友」一路忍讓寬縱,直到最後徹底翻臉——翻臉概率近乎百分之一百。
你沒抗議,人家為啥要自行腦補你不高興?你不高興你不說,到了後來算總帳,你自以為這叫「友好」,其實這不過是一種缺少表達自信、缺少對友誼的最低信心,用「寬容」這樣的美好詞彙遮掩的懶惰和懦弱的逃避。
而一旦「翻臉」,人家想要和解又事實的難如登天。光表示支持和友善就不夠了,還要伴手禮、還要鞠躬道歉,還要真誠流淚,還一切能徹底融化你的心的絕對誠意。
否則就都是「假的」,不能相信,不能「上當」。
執行的淨結果是,至少有相當一部分人和解失敗。
綜合起來是什麼結果呢?
翻臉極其容易,和解則不成比例的困難。
為什麼說這是幼稚心態?
因為在父母、學校的蔭蔽之下,小孩子們以為人際關係可以以這樣奢侈的方式運轉。
可以走「讓我有任何意義不爽的人,求和我也不理ta」的路線。
可以走「想得到我的友好沒那麼簡單」的路線。
將來你走上社會,不是你可以靠父母,而是父母配偶子女都要靠你的時候,你自己體會一下你能不能這麼玩,你就明白了。
左手打歸左手打,右手握歸右手握。你跟人的關係永遠處在邊打邊和的混合態,而且你把只要還有一點合作可能的狀態都定義為非敵對狀態,這才是成年人的正常態,健康態。
不要幻想靠「誰都害怕你無限的記仇和報復而不敢不和你保持友好」這種蠢到不可名狀的迷信來「保證所有人不敢不友好」。
而要靠「極其不容易轉向彼此仇恨,而極其容易轉向和解」的機制去保證所有關係儘可能的良性。
否則,不論你自認為有多強多霸道,你遲早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