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停止和噴子的爭吵?
答:#止爭策略#
講一個很簡單的策略,這也是適用於一切止爭、反噴子的通用策略,而且這個策略百戰百勝,那就是「確保自己回復的篇幅比對方短」。
數學上講,如果兩個人都奉行「回復要比對方短」的原則,那麼任何言語爭端都會自動迅速熄滅。所以這一戰術不怕對方模仿,天生立於不敗之地。當你完全清楚自己必勝,你就自然會有一個平和的心情。
2)確保自己沒有違規,也沒有有違教養。
越是簡短,你就越容易做到這一點。
3)對方如果是不懂的尊重他人基本權利的人,會很容易出現明顯的違規行為,這時你可以及時舉報人身攻擊,得到社區建設的鹽值獎勵,這是指在知乎。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個方法好在哪裡:
首先——它自動的對所有惡意攻擊者有效。
不是惡意的,這些策略就自然沒有效果。你的簡短而不過線的回覆,對於非惡意的其他人不構成任何挑釁,只是會自然延續討論。對方展現出討論的價值,自然討論會由此轉向熱烈而有效,過程上不會有任何問題。
但是惡意者們自己會選擇「自激震盪」,最終變成你的鹽值的結果。那不是你的策略導致的,本質上是他們自己的行為模式導致的。
其次,它完全在你的合理合法的自由範圍之內。任由任何人來評判,都不能說你無權做這些反應。任由任何人來評判,都必須支持你做這些反應的權利。因為若是連這些反應也不能允許,他們將無法想像一個可以運轉的人類社會。在就導致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你都不會有任何意義上的、從人類法律視角出發可被指責的罪責。
一個人因為別人無可指責的自由權利而遭遇負面後果,這種負面後果就必須由這個人自己承擔。
比如被答主拉黑 ,這實際上是一種迴避權,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基本權利。你不能將拉黑定義為一種罪惡的攻擊,那樣的話人家怎麼活?
這其實就是社會的一般法則,也是是非、對錯的一個天然的判定法則。
任何人想要否定這一點,就天然是在反社會。
那就不但要面對第一輪的負面結果,還要再面對第二次來自社會的懲罰。
必敗無疑。
然後我們再退後一步,超越人類的律法本身。去考慮更形而上的倫理問題——當你有機會、有權利對對方發起這樣的打擊,你是否應該心懷慈悲,嘆口氣輕輕放過?
這是否算是「蓄意傷人」?
你既對了,你也錯了。
你有這個猶豫,是對的。慈悲是一種人應該承擔的義務,是人應該領受的為人準則。慈悲是沒有錯的。
這一點你是對的。
但也恰恰是因為慈悲為念,這些人在你這樣的人手裡、以這樣的形式結結實實吃這樣一種教訓,而且是次次都不落空、次次都必定碰壁,才對他們構成最慈悲的教育。
因為懂得這方法還會有這種猶豫的人,所給予的必定已經是這些迷失者所能接種的最輕的疫苗了。
讓他們碰壁,才是慈悲。
你們都以慈悲為名——實則是軟弱——予以放過,對這些缺乏教養、不知人間險惡的沒活醒的人才是殘忍。
你們都收手,ta們最後當然只會在一個已經太晚的時候落到一個更加不慈悲的人手上、以對ta更突然、更猛烈的方式去迎頭撞擊ta更無法接受的災難。
所以,雖然我說了「舉報鹽值獎勵」雲雲,其實那並不是你這樣做的主要動機。
真正的動機,反而是不忍和慈悲。
你真的把這些全部想明白了,惡意者們在你面前就只是一群即將遭遇棒喝的可憐的小孩。
你要克制自己的憤怒,發洩到加強主貼的說理部分里去,以免對這些人採取策略時過於殘忍。
小孩不小孩,與對方的年齡無關。中國的社會化教育非常粗陋,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完成正確的社會化。
一生還不完的債,怪可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