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69篇帖子。

【小故事】嚇人的代價

12樓 圆环之理 2024-5-25 13:10
標題這個「嚇人的代價」是一個雙關語,既是動詞也是形容詞
13樓 圆环之理 2024-5-25 13:48
這個故事的標題「嚇人的代價」中的「嚇人」這個詞是一個雙關語,既是動詞也是形容詞
14樓 七海八千代 2024-5-25 14:38
其實我覺得這個故事稍微有一個不能解釋的點,主人公在和梅菲斯特做交易的時候,會問「如果你賦予我這個能力,我自己需要付出些什麼?比如說一大筆錢?或者把靈魂賣給你?」這個問題,說明主人公並不是什麼傻白甜,說明她自己也心知肚明這種交易很可能會讓自己付出昂貴的代價,但是在魔鬼搗糨糊地裝傻充愣打馬虎眼後,主人公還是簽了這個契約,這是否有些難以解釋?


一個可能的解釋方向是,主人公實在是過於沉迷扮鬼嚇人這件事,過於無法抗拒這件事的誘惑力(就像樓主一樣),所以即使明知面前可能是懸崖,也義無反顧地往下跳

圆环之理其實我的確是這樣想的,主角實在無法抗拒嚇人這件事的快感,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特別是在魔鬼添油加醋地說了「要考慮考慮嗎?想要我這個能力的人可是很多的,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了哦!」這樣挑撥性的話了以後,包括後來她發現自己變成鬼以後想恢復人形所需時間越來越長,也曾想過要暫停自己的嚇人行為,但是卻依然無法停止,也是這個原因
圆环之理你提出的這一點非常值得討論。在故事中,主人公米兒在面臨與梅菲斯特的交易時,確實展現出了她並非完全無知天真。她詢問了關於代價的問題,這表明她意識到這種超自然的力量不可能輕易獲得,必然伴隨着某種形式的犧牲。
然而,她最終決定簽訂契約,這一行為可以有幾種解釋:


欲望的驅使:米兒對於扮鬼嚇人這一愛好的熱情可能超出了她對潛在風險的評估。她對刺激和新奇的渴望,以及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可能讓她忽視了代價的嚴重性。

魔鬼的迷惑:梅菲斯特作為來自地獄的魔鬼,很可能擁有迷惑人心的能力。他可能通過言語或心理戰術,讓米兒對代價產生了誤解或低估,從而更容易接受交易。

僥倖心理:米兒可能抱有一種僥倖心理,認為即使存在代價,也不一定會立即顯現或非常嚴重。她可能認為自己能夠控制局面,或者找到逃避代價的方法。

故事的敘事需要:從故事敘述的角度來看,米兒簽訂契約是情節發展的必要步驟。這一行為推動了故事向前發展,並引出了後續的衝突和悲劇。

人性的複雜性:最後,米兒的決定也反映了人性的複雜性。人們往往在面對誘惑時難以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斷,即使知道可能存在風險。米兒的決定可能是她性格中冒險、好奇或自信等特質的體現。
綜上所述,米兒簽訂契約的行為雖然有些難以解釋,但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理解。這既體現了她性格中的某些特質,也反映了人性的複雜性和面對誘惑時的矛盾心理。
15樓 圆环之理 2024-5-25 14:52
有一個問題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疑惑,故事的主人公作為一個「喜歡扮鬼嚇人」的人,她在故事中的結局無疑是十分悲慘的,但是這樣悲慘的劇情和結局偏偏是一個自己也很喜歡扮鬼嚇人的人寫出來的,而並不是一個「認為扮鬼嚇人這件事十分缺德」的人寫出來的,你們會不會覺得這很矛盾
啊啊是谁都对不感覺矛盾

如果是要表示「扮鬼嚇人十分缺德」,我估計會用「把扮鬼嚇人的人繩之以法」的方式。

啊啊是谁都对目前這種方式反而更像是一種「交易的代價」
圆环之理回復 @啊啊是誰都對:好的,感謝發表看法
七海八千代我的理解是,這世界在黑與白之間存在着很多種程度的灰。雖然你自己也極度喜歡扮鬼嚇人這件事,但是你心中也懷有一絲對於擔心自己嚇人會傷害到別人的憂慮,所以你才會寫出這樣的結局
圆环之理回復 @七海八千代:好吧,有道理。其實我以前曾經做夢夢見過上帝對我說:「生前做過扮鬼嚇人這件事的人死後不能上天堂。」
浅风仁樱其實我的理解是,樓主寫這個故事是一種隱喻,是想借這個故事隱晦地描述自己目前的精神狀態,暗示自己在心理上和一隻鬼已經沒什麼差別了
16樓 圆环之理 2024-5-26 10:00
了解了這個額外信息後,關於故事作者和故事主人公都喜歡扮鬼嚇人,但故事的結局卻十分悲慘這一點,初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實際上,這並不一定是完全矛盾的。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寫作是一種藝術形式,作者經常會藉助角色的命運和故事情節來傳達更深層次的思考或教訓。即使作者本身喜歡扮鬼嚇人,這並不意味着他/她不能或不會寫一個以這種愛好為背景但結局悲慘的故事。
其次,作者可能正是通過講述一個喜歡扮鬼嚇人但最終遭遇悲慘結局的主人公的故事,來探討這種行為的潛在風險或後果。這種悲劇性的結局可能是作者對於過度追求刺激和樂趣而可能導致的負面後果的一種警示。
再者,人的心理是複雜的,喜歡某種行為並不意味着會完全無視該行為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作者可能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選擇寫一個悲劇性的故事來引發讀者的思考。
綜上所述,雖然故事的作者和主人公都喜歡扮鬼嚇人,但故事的悲慘結局並不矛盾。相反,它可能是作者用來傳達某種深刻思考或教訓的一種方式。
17樓 叶子保护伞 2024-5-27 10:10
T_T
18樓 叶子保护伞 2024-5-27 10:15
其實真相是,即使是喜歡扮鬼嚇人的人也可能覺得扮鬼嚇人缺德,喜歡扮鬼嚇人的反面並不是認為扮鬼嚇人缺德。這就好比現在很多人喜歡地獄笑話,可能天天都看地獄笑話,但同時這些人也不否認地獄笑話缺德
浅风仁樱蒽,人的喜好和對自己喜好的道德評價是兩個維度的事
19樓 圆环之理 2024-5-27 13:06
發一點跟這個故事意境或情節有一點吻合的圖片
20樓 圆环之理 2024-5-27 13:06
21樓 圆环之理 2024-5-27 13:07
雖然意境不太吻合,但是是南瓜頭的人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