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既然我們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和經驗,為什麼我們還是「害怕犯錯誤」?
答:#好錯#
你們沒有發現嗎?
「害怕犯錯誤」是犯錯誤的資格的一部分。
一個害怕犯錯誤的人犯了錯誤,天然的容易得到原諒,因為僅僅害怕犯錯誤這一條已經保證了ta犯錯誤不會是故意的,保證了ta犯的一定是能力的錯誤、方法的錯誤,而非態度的錯誤、意願的錯誤。
「害怕犯錯誤」是一張從輕處罰卡。
而一個自稱不怕犯錯誤的人,一旦犯了錯誤,很自然的會導致人們想要從重處罰ta,不僅僅針對ta錯誤造成的損失,而且還要額外加重處罰,制裁ta這種傲慢而不負責任的態度。
僅僅一個「我不怕犯錯誤」的態度,本身就是對可能受錯誤牽連的所有人的漠視和拋棄。
而人是社會的動物,所有人都會受到所有人的牽連。
你被扣了工資,你家裏人就會跟着受窮。你搞砸了丟單子,你的同事也要跟着丟獎金。就算你自己是老闆,你犯錯誤員工也要丟工作。
你鼓吹不怕犯錯誤,就等於鼓吹不怕導致ta們受窮、扣錢、丟工作,你想想,是人話嗎?ta們能容嗎?旁人看得過眼嗎?
所以,最少最少,不管你是不是真的不怕犯錯誤,「不怕犯錯誤」這話你都說不得,當着誰你都說不得——說了就是在詛咒自己,給自己的電椅加流量包。
現在問題來了,那麼「大膽的犯錯誤」是不是一句騙你送死的空話、假話?一種毫無意義的鼓勵?為啥你的老闆、上司、老師、父母、配偶……又老在這麼攛掇你?
ta們這是要坑死你嗎?
當然不是,那隻是ta們沒把話說全——大膽去犯比啥都不干要強的錯誤。
屁股後面坦克在追,你在前頭管方向盤,往左還是往右,你很怕拐錯彎,你站在路口撓頭,這時候全車人都喊——大膽的犯錯誤!
因為你再不大膽的犯錯誤,你連犯錯誤的機會都沒了。
一張考試卷,你生怕寫了又擦搞得烏七八糟,趴在那轉筆抖腿,班主任抱個茶杯站你身邊,「同學們不要怕,大膽的犯錯誤」——ta意思是你交白卷比交花卷是更大的錯誤。
受到鼓勵、寬容你去大膽犯下的,並不是隨便什麼錯,比如你既不往左轉,也不往右轉,你原地倒車,你看乘客們打不打得死你?你不選A、不選B,你選放下武器,你看班主任罵不罵你?
人們鼓勵你去犯的是好過不作為且憑你的能力能犯的最高質量的錯誤。
看清楚這兩個邊界:下邊界,「好於不作為」;上邊界,「質量儘量高」。
這兩條界線之內,就是「錯誤安全區」。超出下邊界,就開始免除責任,到達上邊界,責任全免。
錯誤帶來的懲罰是錯誤生產教訓的成本。
這就意味着,在這個圈內的錯誤所凝結成的經驗和教訓,其成本會格外的低。
撿到就是賺到。
要是你聰明到能極其巧妙的只犯這個安全區內的錯誤,你就會變得「不怕犯錯誤」。
因為你在撿錢——誰會怕撿錢?
那要怎麼做到只犯這種肥美的好錯誤呢?
用這個句式來檢查——「我害怕犯錯誤,我也知道這樣選擇有ABCD風險,但不這樣選擇有EFGH風險,而不選擇直接死定」。
抬頭一句「害怕犯錯誤」,先干為敬;
第二句ABCDEFGH你寫得越全、算得越仔細,你越接近上限,賺得越多,
第三句「不選直接死定」,免費保釋。
這句絕不能寫成「我知道這樣選擇有ABCD風險,但我不怕犯錯誤」——病成這樣,得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