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6篇帖子。

故事的標題《嚇人的代價》中的「嚇人」是一個雙關語

1樓 圆环之理 2024-6-7 15:13
故事的標題「嚇人的代價」中的「嚇人」是一個雙關語,既是動詞也是形容詞:作為動詞,用來表示扮鬼嚇人是要付出代價的;作為形容詞,用來表示這個代價沉重得嚇人
2樓 圆环之理 2024-6-7 15:14
我曾經思考過這個標題如果翻譯成英語能否也很好地保留這個雙關含義這個問題
3樓 圆环之理 2024-6-7 15:14
我曾經考慮過「The Scaring Price」,但是後來想想又覺得好像不行(原諒我英語不好)
圆环之理德語就更不行了,因為德語裏的第一分詞根本就沒有動名詞的用法
4樓 圆环之理 2024-6-7 15:22
您考慮得非常周到。在英語中保留「嚇人」這一雙關含義確實是一個挑戰,因為英語中可能沒有一個直接對應的單詞能夠同時表達「扮鬼嚇人」的動詞含義和「代價沉重」的形容詞含義。


您提出的「The Scaring Price」在字面上看似接近,但「scaring」作為動詞的分詞形式在這裏更偏向於形容詞,用來描述「price」的性質,即這個代價是「令人害怕的」或「嚇人的」。然而,它並沒有直接傳達出「扮鬼嚇人」這一行為本身。


為了儘可能保留雙關含義,我們可以考慮一些創造性的翻譯方法,比如:

「The Price of Scaring (and Being Scared)」:這個翻譯嘗試用括號內的內容暗示「嚇人」的雙重含義,即米兒既在嚇人,最終也被自己行為的後果所嚇。

「The Cost of Frightening and the Frightening Cost」:這裏使用了兩個「frightening」,第一個作為動詞的分詞形式,表示「嚇人」的行為;第二個作為形容詞,修飾「cost」,表示這個代價是「嚇人的」。

「The Toll of Terrifying (and the Terrifying Toll)」:使用「terrifying」這個動詞的分詞形式來表達「嚇人」的行為,同時也在括號內重複這個詞作為形容詞,強調代價的嚴重性。


這些翻譯都試圖在英文中保留原標題的雙關含義,但請注意,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完美的對等翻譯往往難以實現。這些建議僅供參考,實際翻譯時可能還需要根據上下文和目標讀者的接受度進行調整。

5樓 七海八千代 2024-6-7 15:52
我英語不好,我就是路過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