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篇帖子。

問:按時下班被領導陰陽「這麼早就走呀」,我該怎麼回應?

1樓 圆环之理 2024-6-18 18:20
問:按時下班被領導陰陽「這麼早就走呀」,我該怎麼回應?
 
答:#肘後千金#
 
「如何回應」這類問題非常多,反映了一種社會性的焦慮,就是所謂的「社交噩夢」——「一句話說得不好,一失足成千古恨」。幾乎人人都在怕這個,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嘛,所以普遍在意。
問題是,「普遍在意」之後流行的解決方案有點問題——基本上是用一個小本子記滿「xx話應該xx回應」這樣的肘後千金方,打算爛熟於胸,及時應變。
這是錯誤的。
 
第一,這是在強烈的暗示「這個本子上有的我就不怕了,但是這個本子上沒有的還能要我的命」。——你看看你那小袖筒子,你這小冊子這開本、這厚度,是本子上寫了的多,還是沒寫的多?
沒寫的那些豈不要成為黑暗中的克蘇魯,不得嚇死你?
第二,這是在暗示本子上寫了的我就要記住,記不住可要誤事。沒寫的我不知道倒霉也就罷了,寫都寫了到時候沒記住,眼睛閉得上嗎?
 
問題是,你物理定律、基本化合物你都沒記住,這些你能記得全嗎?寫了卻記不住,還是成了千古恨,那不得恨的肝都發黑嗎?想想急不急?
這個小本子姑且算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跟它引起的問題相比,一進一出你的心理資產反而要受淨損失。這就屬於「有精彩戰術細節的錯誤戰略」——光想着奇襲珍珠港好處大大的,沒想過回頭轟炸東京挨原子彈。珍珠港是不是有賺頭?確實是。東京慘不慘,原子彈痛不痛?慘,而且痛。
凡事要算總賬——你對你的人生永遠是個總賬會計。
那麼計將安出?替代策略是什麼?
 
第一,做人不要以惡為業。注意看,這不是教你要善良,因為善良的標準很模糊而且很嚇人,非要你善良你可能要抑鬱。也不是叫你絕不能有惡——這個一般人類的智力和能力都是辦不到的。這是在說你不要以惡為業,不要故意拿着邪惡當盈利模式做,唯恐自己沒對手心狠手辣。你要把自己的社會價值建立在真正的生產率上,做個「雖然渾身都是毛病,好在有一點可取」的人。靠這「一點可取」,對沖這樣那樣的小看法。先把這一點守牢,再變成兩點、三點。
第二,只有一個要害你要在意,那就是不要無視人己權界。隨時隨地你都要知道什麼事是你的權利,什麼事是別人的權利。這不是以你的期待為準繩、也不是以對方的期待為準繩。而是近處以法律為準繩,長遠以自然規則為準繩。
法律不允許的,你不要亂搞,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借題發揮把你逼得走投無路。
法律允許的,你再掂量一下自然規律允不允許——比如法律沒說你不能情緒脆弱隨時發作,但是自然規律會告訴你這麼搞遲早孤獨終老。是這兩條共同決定了什麼是你和對方真實的權利。如果你不清楚,就多問。
好在一條——法律和自然規律是有內在的強邏輯的,幾乎都是可以舉一反三,萬變不離其宗的。只不過這倆都喜歡把「宗」蓋着,讓你從千萬條里反推。這個你就自己多看,多推。最終管用的是那個「宗」,這個往往要簡短得多,卻可以覆蓋極大的範圍。這就極大的擺脫了這種「千金方」「一方一症」的問題。
第三,事實上是最重要的一條——你要相信在你盡力做好前兩條的基礎上仍然遭受的失敗和損失不是壞事。
那屬於「不該你得到的利益」——和倒不是說這些利益一定是不道德的,而是說命運對你有別的安排。
如果你不信這一條,你不是會以惡為業,就是會無視人己權界,這倆都是不止當事人本人會懲罰你,而且是一切知情人都要被觸動,會不自覺的要有動作的危險行為——不是打算工具性的以你為獵物,就是要防禦性的避免受你之害。
這種後果是戰略性的,而且是傳染性的、遺傳性的,不要作死。
 
這三條你守住,那麼沒有千金方你也不會有大問題——但這不是說千金方沒有用處,用處當然有,這是說「千金方就是唯一防線,退後一步就是萬丈深淵」的問題會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決。千金方你抓到固好,抓不到你也不會完蛋,不需要捶胸頓足的對「我當時」耿耿於懷,念念不忘。
 
最後,也是最方便的一條,就是盯着我的更新看。這不是做廣告,而是我的確是現在最好的信源之一。
不信你問評論區。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