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33篇帖子。

【荐书】(或许是)适合零基础人的法律书籍

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8:30
一楼开贴,本帖推荐一些(我自认为)适合未接触过法律的人看的法律相关书籍
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8:34
啊啊是谁都对这本类似于《法学导论》之类的书,不过选取了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


啊啊是谁都对
01法律能实现正义吗? 001
02 普通人为什么读不懂法律? 017
03 立法者和法官凭什么说了算? 031
04 你更喜欢包青天还是正义女神? 045
05 我们为什么无法摆脱“恶法”? 057
11 没有证据就没有事实? 143
12 气死人真的不偿命吗? 155
13 法律如何避免“清官难断家务事”? 167
14 律师为什么替“坏人”说好话? 181
结语 “法盲”打开法律的正确姿势 195
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8:37
啊啊是谁都对本书以“行政三法”“救济三法”“一公开”为内容框架,贯通行政法与行政救济法,用精炼的语言把行政法的主要问题讲清楚,使读者理解掌握学习行政法的思维方法,让行政法变得不再难学,帮助有志于学好行政法的读者窥其门径,进而登堂入室。本书第一版即广受好评。第二版全面更新行政复议的内容,补充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新增关于行政法论文写作方法与经验的指引。
啊啊是谁都对在生活中,行政法属于相当重要的法律。我们或许不得不避免与政府机关打交道,因此我们需要熟悉一下行政法。
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8:40
啊啊是谁都对中国政法大学赵宏教授法律随笔集,对个人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对公权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行政法视角解读穿衣自由、高铁掌掴等热点案件,保障个人权利
啊啊是谁都对本书收录了赵宏教授就各种热点事件写的随笔,生动细腻又不失行政法基本原理
啊啊是谁都对另外,赵宏教授现在也在就各种热点事件写行政法相关随笔,推荐阅读
啊啊是谁都对赵宏老师现在已经去北大了
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9:45
啊啊是谁都对


本书介绍了法律的概念、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对资深学者及初学者均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作者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法律的秘密。法律与其说是一种技术,更应是一种文化体验,一种不可替代的理解和组织社会的方式。对权力和暴力的限制、事物之间的联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借助法律调解得以实现的,法律用规则避免武断,用秩序规避冲突。作者从法律非物质且脱离普通人的一般认知这一现实出发,试图让读者理解法律存在和运作的根本依据,进而为其提供社会生活的实用工具。
本书开篇从民众对法律产生误解的原因入手,引入社会维度下作为一种社会表现形式的法律的形成,继而作者分析法律在其历史、地理和方法论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据此探究法律与国家以及其他作为现当代社会组织基石的法律概念之间的关系。
啊啊是谁都对
目录

第一章 法是什么
第一节 被忽视、被误解与不被了解的法
第二节 被误解与不被了解的历史理由
第三节 还原的开始:法的人文性与社会性
第四节 关于法在“社会”混沌中的起源
第五节 第一项恢复:法表现社会而不是国家
第六节 重要的恢复:法作为“社会”“秩序”
第七节 作为“遵守”:法作为“被遵守的”秩序
第八节 再访对法的遵守:法,强制规范?
第九节 守法的性质,一项重要的对比:法与语言
第十节 作为“制度”整体的法与语言
第十一节 作为“法律秩序”的法及其多元使命
第二章 法的生命
第一节 论述进路提要
第二节 古代:“罗马法”
第三节 中世纪:“共同法”
第四节 近代:“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的历史差异
第五节 近代之后,直至当下的“法律全球化”
第六节 法的地理空间:领土
第七节 法的无形空间:社会
第八节 法的历史性及其表现形式
第九节 法的表现形式:自然法
第十节 法的表现形式:宪法
第十一节 法的表现形式:法律(legge)
第十二节 法的具体化:两个用于澄清的限定词
第十三节 法的具体化:“习惯”
第十四节 法的具体化:“解释—应用”
第十五节 结语:法与权利
附录 无国家状态下的法:自治概念是中世纪宪制的基础
译后记
啊啊是谁都对


本书可以相当于对法理学有一个基础的概念

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9:50
啊啊是谁都对

本书为法理学领域经典著作,该书中文首版在国内出版之后,受到很高赞誉,自出版后十几年来,在国内法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对于我国法理学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是法学研究、特别是法理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著作,被国内众多院校列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指定阅读书目。
本书是有关西方法理学的通识性著作,以作者独特的视角反映了西方法理学的发展脉络。作者以现代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为线索,在浩瀚的西方法理学思想宝库中选取材料,并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近代以降的现代主义思想进行评析,在评析过程中画龙点睛之笔随处可见,对于处于不同文化和理论语境中的中国读者来讲颇有启发作用,有利于读者领悟西方法理学的精要之处,也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西方法理学几千年发展的脉络与精髓。
啊啊是谁都对这本书可以当做“西方法律思想史”来读,不必为“硕士/博士制定阅读书目”而迷惑
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9:52
啊啊是谁都对
《法理学:理论与语境(第八版)》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概括并批判性地评论了当代著名法学家哈特、凯尔森、菲尼斯、富勒、德沃金等人的法律理论;对正义、惩罚、权利、普通法推理、成文法解释、道德的法律强制、守法的义务等法哲学中的基本主题和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也对20世纪以来异军突起的研究法律和法律教育的一般性方法进行了评介。作为现代分析法学第三代学人的代表人物,比克斯对现代分析法学的概念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用这一方法厘清各种关于法律性质的理论。
啊啊是谁都对这本书可以当做法理学的基础教材
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9:53
啊啊是谁都对
本书为英格博格·普珀教授集自己数十年的教学与写作经验,为法律初学者所撰写的一本思维导引手册。本书译自德文原著第五版。自中文译本第一版问世后,德文原著已经历4次改版,原著内容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调整或改写。普珀教授一直认为,法律人的技艺就是论证。越是能够驾驭得好这项技艺,就越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一位受尊敬的法官、有影响力的政府官员以及一个受到大家认同、肯定的法学写作者。然而,“现代”法学的教育并没有提供法学初学者多少学习、练习这项技能的机会。法学方法论的教科书是在一个较高的瞭望台上观察法律适用的种种问题,并且非常抽象地进行讨论。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方法论中的所有方向(诸如古典方法论、现代方法论)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从较高的层次上拉下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例子当中,借此展示这些知识。这样不仅只是批判性地反映这些方法,也是训练法律初学者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个案中的能力。
啊啊是谁都对这本书可以说是讲述“法律人是如何思考的”
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9:55
啊啊是谁都对
本书全面系统地解析民事证据法的重点、难点,涵盖了9章内容:举证期限与证据交换;一般证据保全;公证证据保全;诉讼中经验法则的应用;证明与证明标准;证明责任及其分配;事实认定的方法;第一审程序中的证据运用;第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中的证据运用。为了突出实用性,采取了与理论著作和教学用书不同的写法及体例。三大特色板块“问题答疑”“案例评析”“特别提示”帮助读者梳理真实案例中的证据法原理以及运用实践。
啊啊是谁都对

对于部门法,我一般推荐的是购买法考培训教材,然后听免费的法考讲课视频(每年都会更新,所以买最新版的最好)。不过如果没时间的话,推荐优先看证据法方向的内容,因为相比于实体法或许会更实用一些。

1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8 22:25
啊啊是谁都对终于出了一本我认为适合推荐给大家的民法书籍,全面而又通俗、实用
啊啊是谁都对

租房住得好好的,房东要卖房怎么办?交学费输错学号,给另一个同学交了算谁的?见义勇为受了伤,我活该吗?火车座位被人霸占,怎么要回来?——对于以上问题,本书以《民法典》为视角,带你深入了解并解答它们。

本书以经典故事、生活琐事为桥梁,将枯燥的法律知识转化为趣味十足的学习体验。

一本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法律指南,普通读者开卷有益,法律人亦深读有道。

本书由精彩的电台节目演讲稿整理而成,以一百余个知识点逐一拆解《民法典》的重点条文。

一本书,一百多天的陪伴,一百余个法律知识点,伴你读懂《民法典》,让法律成为你生活的守护神。

啊啊是谁都对

本书由作者2020年至2021年应邀参加天津新闻广播电台“民法典将这样影响你我”节目的发言稿编排而成。

本书以“为何需要《民法典》——民法中的人·权利·民法精神——人格权——所有权·用益物权——合同·担保——婚姻——继承一一权利保护”作为整体架构,将《民法典》中的知识分解为一百余个知识点加以展开。

具体而言,本书有以下四个特征:

1. 通俗性。本书采取口语体,保持了电台口语广播稿的语言风格,努力做到通俗易懂。

2. 趣味性。本书在讲解民法专业知识的同时,穿插、使用《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围城》《天龙八部》《简·爱》《傲慢与偏见》等小说中的人物及故事来诠释《民法典》的规定,以达到用故事释法、普法的目的。

3. 时代性。本书以《民法典》条文为基础,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民法新规定。

4. 实用性。本书突出展现《民法典》条文及其背后的精神,并辅以实务案例,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