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3篇帖子。
![]() |
一樓開貼,本帖推薦一些(我自認為)適合未接觸過法律的人看的法律相關書籍
|
![]() |
![]() |
![]() |
![]() |
![]() |
![]() |
![]() |
![]() 啊啊是谁都对:
本書開篇從民眾對法律產生誤解的原因入手,引入社會維度下作為一種社會表現形式的法律的形成,繼而作者分析法律在其歷史、地理和方法論維度上的不同表現形式,並據此探究法律與國家以及其他作為現當代社會組織基石的法律概念之間的關係。 啊啊是谁都对:
目錄 第一章 法是什麼 第一節 被忽視、被誤解與不被了解的法 第二節 被誤解與不被了解的歷史理由 第三節 還原的開始:法的人文性與社會性 第四節 關於法在「社會」混沌中的起源 第五節 第一項恢復:法表現社會而不是國家 第六節 重要的恢復:法作為「社會」「秩序」 第七節 作為「遵守」:法作為「被遵守的」秩序 第八節 再訪對法的遵守:法,強制規範? 第九節 守法的性質,一項重要的對比:法與語言 第十節 作為「制度」整體的法與語言 第十一節 作為「法律秩序」的法及其多元使命 第二章 法的生命 第一節 論述進路提要 第二節 古代:「羅馬法」 第三節 中世紀:「共同法」 第四節 近代:「民法法系」與「普通法系」的歷史差異 第五節 近代之後,直至當下的「法律全球化」 第六節 法的地理空間:領土 第七節 法的無形空間:社會 第八節 法的歷史性及其表現形式 第九節 法的表現形式:自然法 第十節 法的表現形式:憲法 第十一節 法的表現形式:法律(legge) 第十二節 法的具體化:兩個用於澄清的限定詞 第十三節 法的具體化:「習慣」 第十四節 法的具體化:「解釋—應用」 第十五節 結語:法與權利 附錄 無國家狀態下的法:自治概念是中世紀憲制的基礎 譯後記 啊啊是谁都对:
本書可以相當於對法理學有一個基礎的概念
[查看詳情]
|
![]() |
![]() 啊啊是谁都对:
本書為法理學領域經典著作,該書中文首版在國內出版之後,受到很高讚譽,自出版後十幾年來,在國內法學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力,對於我國法理學的發展發揮了較大作用,是法學研究、特別是法理學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重要著作,被國內眾多院校列為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的指定閱讀書目。 本書是有關西方法理學的通識性著作,以作者獨特的視角反映了西方法理學的發展脈絡。作者以現代性的起源、形成和發展為線索,在浩瀚的西方法理學思想寶庫中選取材料,並以後現代主義的視角對近代以降的現代主義思想進行評析,在評析過程中畫龍點睛之筆隨處可見,對於處於不同文化和理論語境中的中國讀者來講頗有啟發作用,有利於讀者領悟西方法理學的精要之處,也有利於讀者理解和把握西方法理學幾千年發展的脈絡與精髓。 啊啊是谁都对:這本書可以當做「西方法律思想史」來讀,不必為「碩士/博士制定閱讀書目」而迷惑
[查看詳情]
|
![]() |
![]() |
![]() |
![]() 啊啊是谁都对:
本書為英格博格·普珀教授集自己數十年的教學與寫作經驗,為法律初學者所撰寫的一本思維導引手冊。本書譯自德文原著第五版。自中文譯本第一版問世後,德文原著已經歷4次改版,原著內容也進行了相當程度的調整或改寫。普珀教授一直認為,法律人的技藝就是論證。越是能夠駕馭得好這項技藝,就越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律師、一位受尊敬的法官、有影響力的政府官員以及一個受到大家認同、肯定的法學寫作者。然而,「現代」法學的教育並沒有提供法學初學者多少學習、練習這項技能的機會。法學方法論的教科書是在一個較高的瞭望台上觀察法律適用的種種問題,並且非常抽象地進行討論。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方法論中的所有方向(諸如古典方法論、現代方法論)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從較高的層次上拉下來,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的例子當中,藉此展示這些知識。這樣不僅只是批判性地反映這些方法,也是訓練法律初學者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個案中的能力。 啊啊是谁都对:這本書可以說是講述「法律人是如何思考的」
[查看詳情]
|
![]() |
![]() 啊啊是谁都对:
本書全面系統地解析民事證據法的重點、難點,涵蓋了9章內容:舉證期限與證據交換;一般證據保全;公證證據保全;訴訟中經驗法則的應用;證明與證明標準;證明責任及其分配;事實認定的方法;第一審程序中的證據運用;第二審程序與審判監督程序中的證據運用。為了突出實用性,採取了與理論著作和教學用書不同的寫法及體例。三大特色板塊「問題答疑」「案例評析」「特別提示」幫助讀者梳理真實案例中的證據法原理以及運用實踐。 啊啊是谁都对:
對於部門法,我一般推薦的是購買法考培訓教材,然後聽免費的法考講課視頻(每年都會更新,所以買最新版的最好)。不過如果沒時間的話,推薦優先看證據法方向的內容,因為相比於實體法或許會更實用一些。
[查看詳情]
|
![]() |
![]() 啊啊是谁都对:終於出了一本我認為適合推薦給大家的民法書籍,全面而又通俗、實用
啊啊是谁都对:
租房住得好好的,房東要賣房怎麼辦?交學費輸錯學號,給另一個同學交了算誰的?見義勇為受了傷,我活該嗎?火車座位被人霸占,怎麼要回來?——對於以上問題,本書以《民法典》為視角,帶你深入了解並解答它們。 本書以經典故事、生活瑣事為橋梁,將枯燥的法律知識轉化為趣味十足的學習體驗。 一本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的法律指南,普通讀者開卷有益,法律人亦深讀有道。 本書由精彩的電台節目演講稿整理而成,以一百餘個知識點逐一拆解《民法典》的重點條文。 一本書,一百多天的陪伴,一百餘個法律知識點,伴你讀懂《民法典》,讓法律成為你生活的守護神。 啊啊是谁都对:
本書由作者2020年至2021年應邀參加天津新聞廣播電台「民法典將這樣影響你我」節目的發言稿編排而成。 本書以「為何需要《民法典》——民法中的人·權利·民法精神——人格權——所有權·用益物權——合同·擔保——婚姻——繼承一一權利保護」作為整體架構,將《民法典》中的知識分解為一百餘個知識點加以展開。 具體而言,本書有以下四個特徵: 1. 通俗性。本書採取口語體,保持了電台口語廣播稿的語言風格,努力做到通俗易懂。 2. 趣味性。本書在講解民法專業知識的同時,穿插、使用《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圍城》《天龍八部》《簡·愛》《傲慢與偏見》等小說中的人物及故事來詮釋《民法典》的規定,以達到用故事釋法、普法的目的。 3. 時代性。本書以《民法典》條文為基礎,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民法新規定。 4. 實用性。本書突出展現《民法典》條文及其背後的精神,並輔以實務案例,具有一定的實踐參考價值。
[查看詳情]
|
01法律能實現正義嗎? 001
02 普通人為什麼讀不懂法律? 017
03 立法者和法官憑什麼說了算? 031
04 你更喜歡包青天還是正義女神? 045
05 我們為什麼無法擺脫「惡法」? 057
11 沒有證據就沒有事實? 143
12 氣死人真的不償命嗎? 155
13 法律如何避免「清官難斷家務事」? 167
14 律師為什麼替「壞人」說好話? 181
結語 「法盲」打開法律的正確姿勢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