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篇帖子。

【社交技巧】被人誤解後如何淡然與坦然,不急於去解釋?

1樓 圆环之理 2024-7-24 15:18
#不忙解釋#
 
你要看到「晚一點解釋」的寶貴價值。
「晚一點解釋」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工具,因為「誤會見真情」是「患難見真情」的家常實用版。
(注意,這麼做的前提是沒有涉及什麼法定的或者合同約定的及時告知義務,類似上市公司發公告澄清表達歧義之類的情況要除外。)
 
這整個流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我身上發生了某件可能引人誤會的事。
不管是我自己心知肚明的,還是通過某些途徑得知有人在造謠,我現在都已經知道遊戲開始了。
從澄清事實的層面,我很可能要花一些時間來準備理想的證據。如果是謠言,我還要等一段時間,等待謠言的主人在關注的推動下多胡說八道一些,露出更多的破綻,這樣效果會更好。而冒冒失失趕緊去澄清解釋,一來是在被伏擊狀態下倉促應戰,二來敵人戰線短,處在相對戰略優勢狀態,這不是打會戰的戰機所在。
而從另一個層面,這也是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觀察以下幾點:
1)哪些人在什麼時候通過什麼途徑會接觸到這些信息?這會揭示出不少平時我看不到的隱形關繫結構。比如在我的管理之外具體存在着哪些關於我的信息管道?主要成員是誰?扮演什麼角色?謠言誤會就像一滴染色劑,滴下去,你給它時間傳播,它就會把葉脈染色出來,讓你看見平時看不見的結構。
2)這些人對待這個誤會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有哪些人直接就信了?有哪些人明顯知道相反的證據但卻還是要跟着起鬨?有哪些人在趁機添油加醋?哪些人將信將疑?哪些人一眼看穿?哪些人會在這種情況下為我說話?哪些人這時候會忘記分寸?哪些人會忍不住要向我通報?
這對你了解這些人的品行有很大的好處。而不給誤會時間,你就沒有機會看清這些東西。
 
第二步,很顯然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我已經知道了誤會的存在(這可能來自某些人公開的告知)而我在保持沉默。
被人造謠或者發生了誤會是一回事,但是在我已經明確知道這些誤會存在的前提下,我繼續保持沉默,這對所有的誤會者和旁觀者已經是一個新的情節。
我要等着看「發生了誤會 / 謠言」疊加上「我沒有解釋」會發生什麼效果。
誰在第一階段站穩了,而在第二階段動搖了,而誰沒有?
沒有的這些,是因為什麼沒有動搖?
是因為準確的認識到了「即使這些都是真的也沒有關係」,還是「我有確切的證據相信不是這樣」,還是「我沒有充分的證據,也沒準真是這樣,但我定意如此」?
時窮節乃現,日久見人心,這成本不比誤會謠言發酵的這麼幾天大得多了?何況謠言誤會實際上是「半危機」「偽危機」,比真正的落難的實際傷害要小得多。
這麼寶貴的機會,為什麼要放棄?
 
第三步,我可以撿恰當的點略說幾句。這甚至算不上正經的解釋或者自辯,準確的說,這個尺度分寸是精準計算過的——剛好足夠那些足夠堅定、而我又格外看重的人覺得石頭落地,如釋重負,而又剛好會讓那些不夠堅定,實際上只是來消費我、圖謀我的人覺得「含糊不清,不夠有決定性」。
因為這類人往往是禍亂之端,是只能賺不能虧的,處得越久ta就會覺得你欠得越多,該還的越大,對你約苛刻猜疑,在下一次有風吹草動時跳得更高。
何其不如這一次就讓ta覺得「必然不妙」,早點把ta嚇走?
ta受不了這種「不夠有決定性」的自辯,自然就會罵罵咧咧的走掉,不但如此,還很容易擔任義務篩查員,把一些通不過這種程度的懷疑的人提前擋在門外,將來也可以省了你一些麻煩。
這類誤會/謠傳易感人群就像森林中的枯樹,數量多了極易遇到火星釀成野火,所以不要過度貪圖所謂的「廣受歡迎」。
坦率講,如果你是一個價值淨輸出源,提供着寶貴的公共服務,你怕啥「不受歡迎」?
一旦你免於這種「沒人愛我」的恐懼,你自然就會發現推遲解釋誤會和謠言的寶貴戰略價值。
你甚至會捨不得太早結束這種進程。
而你這個穩坐釣魚臺,坐山觀虎鬥的態度本身就是無聲的宣言,本身就足以釋放讓最核心的朋友安心的信號了。
我對在你心中建立無可置疑的形象毫無興趣,對無可置疑的對象有感情有什麼值得在意的?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