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篇帖子。

「你是怎樣對我的,我就會怎樣對你」這種態度有問題嗎?

1樓 圆环之理 2024-8-30 11:42

答:#留門#

 

一般這麼說的人,都會幹出一種奇怪的效果——

別人對ta不好,ta覺得自己吃了虧,咬牙切齒要以牙還牙。

別人是在對ta好,ta也覺得自己吃了虧,還是咬牙切齒的要以牙還牙。

偶爾ta主動對人好,但是對方給ta的反應讓ta覺得對方沒有十足回報ta的好——甚至沒有回報到一半,於是ta再次覺得自己吃了虧,還是要以牙還牙。

理論上這個「你對我怎樣我就對你怎樣」的策略很對等、很公平,但是事實上會主張這種做法的人,往往是一些長期處在驚恐、憤怒之中而具有高度防禦性的人。

非常不幸的,ta們幾乎註定最後會發現「有必要以牙還牙」。

哪怕一開始是罕見的友善開頭,也極其容易好景不長、掉頭向下,最後仍然走向「既然你對不起我,那麼我也就沒必要對得起你了」。

人跟人相處,「疑似冒犯」是很難避免的。第一人沒有這麼高的水平對別人的情緒乃至利益保持這種敏感,第二即使有這種敏感,也沒有難攻不落的恆常警覺。

遲早要發生。

一旦發生了,如果兩個人都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人,一定會「公平」的打起來。

人為什麼會選擇這種策略呢?

發現了嗎,這策略看似公平,但其實已經基本上是站在「主動攻擊」的邊緣上了。這其實是因為需要在自己很弱小的時候保證安全。

能力不足,害怕,所以提高警戒等級,滿足安全需要。

但這是個錯誤的選擇,而且,最要害的,是一個懶惰的選擇。

你可以選提高警戒,以至於你孱弱的防禦力再加上安全的幻想足以滿足——或麻醉——你的恐慌,

但別忘了,你還可以選刻苦向上,變強,以至於可以降低警戒也可以安然自如。

不管真假,事實證明這兩者都可以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但它們的區別在哪?

在於你是否認為「有能力愛人以及讓別人有機會愛你」是絕對必要的。

在於你是否認為愛是絕對必要的。

 

我知道你累、你怕、你迷茫,但是你還是要選後者。

你明不明白?

因為無論你個人能力如何高強,你個人的能力都只是能暫時抵抗這些東西的侵襲罷了,遲早有一天,你會筋疲力竭。

真正能擊潰和粉碎它們的,只有因為你留下了這扇門,而從這窄門裏走進來的愛你的人。

這些人是存在的,而且ta們在不停的尋找你。

只要你不把門關死。

你如果選了捷徑,不惜以犧牲愛與被愛的機會為代價,你等於為了一時的苟安放棄了真正踏上彼岸的可能。

你就把門關死了。

 

覺得冷,點燃火爐,

但是把門開着。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