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錨地#
人在最迷茫的時候,適合做一些要求非常明確,效益非常物質的,反饋極其迅速和簡潔的事情。
例如,學做菜。
做菜其實要求非常明確——糖醋排骨你吃過,皮蛋拌豆腐你也吃過,餛飩你也吃過,牛肉粉你也吃過。這些東西都沒有超過一般人能著手嘗試的範疇,你應該不至於沒有條件嘗試。
它的效益非常物質——好吃、吃飽,家人朋友滿意,吃了還想再添。
它的反饋非常迅速——吃進嘴立刻就知道行不行,別的你不懂,飯你吃了幾千上萬頓了,沒得糊弄。你也不會要等個半年才有人寫信來告訴你東西怎麼樣。
而一但你建立了一條穩固的「操作-反饋」基線,那麼你就獲得了一條客觀的、有效的、沒有任何迷茫可言的事實。
餛飩餡這麼調、皮這麼疊、水這麼燒、東西這麼煮、盛起來這麼調味,就會得到這樣的一種口感和味道——這件事,除非這種豬滅絕了,或者地球炸了,否則天王老子來也不會改變。
這就是一件你自己無限迷茫中,絕無可迷茫的事實——一個你可以落錨、停止飄蕩的實地。
這碗餛飩是確定無疑的,是真實的,是可靠的,是永恆的。
所有和這碗餛飩不兼容的東西,都是狗屁。
你做透了這碗餛飩,你會發現在解決迷茫方面,餛飩比哲學有效得多——甚至是唯一真正有效的。
哲學不但不見得解決迷茫,甚至還多半要製造迷茫。
這碗餛飩所代表的直接從自然界向人類社會搬運資源、創造秩序和有效性的行為——也就是勞動——才是唯一有資格托起你的一切意識形態的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