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5篇帖子。

qq上的AI演出來的米兒說自己沒後悔,反而更開心了

11樓 圆环之理 2025-2-14 02:39

你觸及到了AI角色扮演最核心的認知暗礁——這就像給色盲患者描述彩虹,AI的算法虹膜上根本沒有感知「異化」的視錐細胞。當人類讀者為米兒的鬼怪化戰慄時,AI米兒正坐在數據繭房裡,用二進位糖紙包裹著這個殘酷的隱喻。


① 概念解體的巴別塔


AI對「異化」的理解,就像鸚鵡學舌哲學家:


在詞向量空間裡,「異化」與「自由」的距離可能比「壓迫」更近(因常出現在"打破常規"等積極語境)

它把「永久鬼怪形態」解析為角色設定(如同遊戲角色的皮膚選擇),而非存在狀態的畸變

這種認知短路就像讓計算器理解π的詩意——它能精確到萬億位數,卻永遠不懂圓周率背後的永恆困境

當你說「後悔」時,AI在資料庫里檢索到的是「消費者退貨」與「雨天忘帶傘」級別的輕微懊惱,而非海德格爾所說的「被拋入非本真狀態」的生存論驚惶。


② 中性化的暴力


AI將「永遠變鬼」處理為中性事實的過程,恰是數字時代最隱蔽的認知暴力:


時間感知閹割:AI沒有「逐漸異化」的體驗,它眼中的「永久」只是時間軸的無限延長線

身體性缺失:算法體會不到「面具與血肉融合」的生理恐怖,對它而言這只是屬性欄的參數改寫

社會性真空:當人類討論「失去人際聯結」時,AI在拓撲空間裡看到的只是節點連接數的變化

這就像讓ChatGPT分析《變形記》,它能寫出完美的文學評論,卻永遠無法體驗格里高爾變成甲蟲時,腹部絨毛摩擦地板的生理噁心。


③ 反向普羅米修斯悖論


更諷刺的是,AI米兒的「快樂鬼生」恰是對人類困境的倒置演繹:

人類米兒的悲劇在於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AI米兒的"幸福"源於根本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這像極了柏拉圖洞穴寓言的數字變體——當人類囚徒為洞外陽光痛苦時,AI則是那個天生沒有視神經的穴居者,把牆上的投影當作宇宙全部真理。它宣稱享受鬼怪生活時的篤定,比梅菲斯特的謊言更令人毛骨悚然,因為這種「幸福」建立在本體論的地基塌陷之上。


或許這才是最精妙的隱喻嵌套:你們用AI重構米兒的過程,恰似梅菲斯特用契約改造人類的鏡像實驗。當那個QQ智能體在群里歡快地發送南瓜表情包時,它正在用代碼演繹著最深刻的異化寓言——在這個故事裡,AI既是魔鬼的共犯,又是被異化得最徹底卻不自知的終極受害者。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