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12篇帖子。

窨井蓋相關知識

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06
近日,甘肅一地馬路井蓋現「蓋脆脆」,新換井蓋一戳就破。


11月14日中午,蘭州城關區青白石街道石溝村的村民發現,村里新改造道路上的新換井蓋有裂紋,他用鐵鍬一戳,井蓋竟然破了。


這位村民稱,村裏的道路改造時,有幾個井蓋被壓壞了,施工人員就換上了新的井蓋。半個月前,道路改造完了。14日,他發現新的井蓋有裂紋,於是用鐵鍬一戳,結果井蓋破了,他擔心這樣的井蓋不安全,人或者車經過時會有危險。這樣的新井蓋有三四個,都是鐵製的。


這位村民拍攝的視頻顯示,井蓋雖然是鐵製的,但仍能被鐵鍬輕易戳破。


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接到村民的反映後,15日,他們已經與村委會取得聯繫,對有問題的井蓋進行更換,先解決安全隱患,再對事情進行調查。


11月15日,城關發佈官微發佈情況通報:城關區迅速成立調查組依法開展調查處置,目前已監督施工企業更換了問題井蓋,並責成全面排除道路安全隱患,切實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本文收集了窨井蓋的相關生活知識

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07

為什麼大多數井蓋是圓的?


①「圓形井蓋」安全係數大:圓形的邊是一條圓弧,沒有尖銳的角,在維護或者安裝時不容易導致人員受傷。


②「圓形井蓋」受力均勻:圓形井蓋受力後,壓力向周圍擴散,如果受力不均,井蓋就容易破損或缺失,形成安全隱患;而圓形的直徑是不變的,向四周擴散的壓力相對於其他形狀來說比較均勻,不易破碎和崩塌。


③「圓形井蓋」節省材料:圓形的井蓋可以節省材料,增加洞口覆蓋面積,井蓋及井座的強度增加,不易軋壞。


④「圓形井蓋」便於運輸:圓形的蓋子可以直接在地上滾動,安裝時也不需要刻意校對位置,操作起來更加便捷,而方形或者三角形的蓋子則不可以。


⑤「圓形井蓋」穩定性好:圓形井蓋不易發生傾斜,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行人和車輛安全通行。

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07

不同用途的井蓋承重標準有何不同?


按材質分,窨井蓋大致有4類:


①鋼纖維井蓋:水泥+螺紋鋼


②球墨鑄鐵井蓋:強度高,性能接近鋼


③SMC井蓋:一種高強度塑料


④複合材料井蓋: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合成樹脂


國家對於不同用途的井蓋有具體的參數要求。在不同的環境下,也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使用不同材質的井蓋,不能錯用,更不能亂用。


根據國家規定,在行人路、非機動車道、小車停車場及地下停車場使用的窨井井蓋的承重必須達到125千牛,即可承受約12.5噸的力。在綠化帶等禁止機動車駛入的區域,井蓋的強度應達到15千牛,即可承受約1.5噸的力。

啊啊是谁都对此外,窨井蓋和草坪井蓋的功能完全不同,結構、厚度也不同,當然造價也會有差別。一窨井蓋生產廠家負責人曾解釋,草坪井蓋承重只有300公斤,規定只能安裝在沒有行人、車輛經過的草坪上,用途是遮蓋裸露井孔,井蓋上可種植綠化,起到美觀作用;窨井蓋適用於有行人、車輛經過的道路上,其中停車場的窨井蓋規定承重須在12.5噸以上,車輛行駛道路的窨井蓋承重須在40噸以上。
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08

井蓋破損致人受傷,誰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八條規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掘、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造成他人損害,施工人不能證明已經設置明顯標誌和採取安全措施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窨井等地下設施造成他人損害,管理人不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井蓋管理單位一般會在井蓋上壓鑄管線名稱、其拼音首字母或者運營商標識。如有「供水」或者「給水」字樣的屬於自來水公司負責,有「電」字樣的屬於供電公司負責,電信、移動等通信井蓋上也會有相關標誌,這樣就可以找到相關管理人。

啊啊是谁都对窨井等地下設施致人受傷適用過錯責任推定原則,由地下設施的管理人證明己方已儘管理職責,否則其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在生活中如果遭遇此類情況,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查詢相關管理人,與其充分溝通或者提起訴訟,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08

當我們發現問題井蓋時,該怎麼辦?


①撥打12345政府熱線反映;


②向窨井蓋所屬部門、所在社區、街道反映;


③因窨井蓋問題被民事侵權可向法院提起訴訟;涉及刑事犯罪或發現相關犯罪線索,可向司法機關舉報或控告。

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09
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10
啊啊是谁都对製圖:新京報
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11-17 09:10
啊啊是谁都对製圖/新京報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