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篇帖子。
如果不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那么就会发现,需要我们调解的矛盾其实没有那么多。对于绝大部分找过来叫我们评理的人,我们都可以这样回复:“不好意思,我实在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做这件事。”
成年人若是起了冲突,想要通过“解扣”(把双方的疙瘩解开)来恢复原状基本是不可能的。
“补网”:你作为网络中心,只要加固好你自己和矛盾双方的关系,就能保证他们不从网络上脱离。
1.处理情绪
首先要引导对方尽可能地倾诉,先让对方说痛快了,甚至说累了,这是沟通的起点。
其次要接纳对方的情绪,这是为了获取对方的信任,让他觉得你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这个问题的。
最后要制造“认知失调”→把对方的情绪彻底掀翻在地上,告诉他这个情绪没有价值。(从而制造双方沟通的切入点)
1.为避免情绪升级,沟通过程中尽可能不要评价另外一个当事人。(不管是附和还是反驳→评价会调动对方的情绪)
2.制造“认知失调”不是全盘否定对方,而是指出对方认知里的一个盲区。
2.重建目标:在对方的头脑里植入新东西
“我要公道,要对方给我道歉。”是尚未走出情绪的反应。
此时可以问“好,我们做个假设,道歉之后你要干什么?”如果没想过,直接说“我觉得没想过是不对的。我们跟别人的关系,我们自己的发展,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肯定不是寄托在那5秒钟上面的,肯定要有下一个目标。来,你现在静一静,咱们把目标排排序。”
最后问“那按照你这个目标,你愿意陷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里面吗?”
关键在于:运用一系列封闭性的提问,把对方既定轨道上的既定目标逼问出来。
3.最小改善
对方给出的目标可能过于深远,难以处理眼前情绪。此时需要为对方设计一个最小化的改善动作,方便他立即投入行动。
但注意,一定不能把对方的注意力再拉回矛盾冲突之中(比如要求对方和好)
一定要找点东西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另外,还可以引导那些思路开阔的人自己说出最小改善的计划。如果对方制定的计划和你的想法没有实质上的矛盾,鼓励他尽快行动就可以了。
例如“有问题当下、当面跟当事人提,不允许通过第三方传话,传话会被公开问询”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