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暴力債#
家人罵你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你找不到工作,而是你沒有給ta們希望,讓ta們感覺這是一個死循環。於是ta們本能的想要加入某項投入不大但勢必會造成變化的要素來打破這個死循環。
死循環死循環,關鍵在一個死字,你穩定在一個毫無輸出的狀態而且還非常舒適,ta們替你想都覺得你可以無限的這樣舒服的循環下去。
要想消滅死循環,必須把死循環的體驗變得人無法承受的不舒適,這樣才能消滅死循環。
罵不但不花錢不花體力,還可以舒緩和發泄自己的挫折感,而效力又很強烈,所以成了很多人的首選,如此而已。
要解決這種問題,主要是兩條:
1)立刻開始分擔家務。
買菜、做飯、掃地、修理、整理。家裏多出了一個勞動力,如果整體收入沒有提高,那麼整體生活體驗總要提高。
而分擔家務作為成果看得見摸得着的付出,可以清晰的傳遞「我不會無所作為、自陷無產出的死循環」的決心。
很多人其實嘴上說過類似的話,但是只是嘴上說,手上沒有行動,家人沒看到可見的實際成果,反而會加倍刺激家人的焦慮——因為如果你真是沒決心所以陷入死循環,ta們還可以指望你哪天突然奮發圖強煥然一新,結果你已經有了明確的決心還是這個死循環的樣子,ta們怎麼能不加倍焦慮?
所以,要想抑制家人的焦慮,一頭要少說豪言壯語,另一頭要立刻開始交付一些無可否認的成果。
這其中,修理、整理——這包括物品的整理和個人面貌上兩個方向——最為有效。因為這會呈現出一種「精潔利落」的狀態,這本身就是一種欣欣向榮的樣子。
鏢頭腿傷了暫時走不了鏢,但ta天天在磨刀修車打熬筋骨,鏢局上下自然心安——ta肯定很快重出江湖。
如果你東西亂七八糟,自己衣冠不整、生物鐘混亂,你想要ta們不焦慮,你自己想想靠譜嗎?
2)多出門跑動。
這個不是指出去玩,而是指搜集現場情報,參加必要的培訓。
家人希望看到你對你的問題抵近偵查、切實研究,而不是畏敵如虎,躲在大帳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很多小孩子在這裏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找不到工作僅僅用「埋頭在家自學」來努力。這個看上去似乎邏輯很通,但是對家人反而會提升焦慮水平——如果學習就足以解決問題,那麼你之前已經學習了十來年,你沒找到工作本身就是「純學習策略」的一次重大挫折,現在你卻要堅持一點不改的繼續沿用剛剛才慘敗過的策略。
這本質上只是一種無聲的逃避。
學習當然總是有效的,但任何挫折都要帶來策略上對應的調整,包括學習。
絕不能對挫折、失敗毫無方法上的回應,原樣的重複剛剛失敗過的方法——這本身就是死循環的定義,不是嗎?
為什麼之前十年的學習沒能找到工作,現在這幾個月的學習可以?為什麼這幾個月的學習又沒能找到工作,而下幾個月一定就可以?
不是不讓你繼續,你必須要讓家人看到這些學習是不一樣的,而且你絕不是在借所謂學習迴避你的問題。
而最好的手段,就是讓ta們看到你在不斷的去現場觀察、去親身接觸你的問題本身。具體來說,就是你還在不斷的面試、不斷的去行業展會了解情況,以至於家人可以看得到你對行業的真實情況知道得越來越多,在行業內接觸過越來越多的人。
你在這個經驗基礎上再選擇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得到的支持就會截然不同於完全躲在臥室里「閉關修煉」式的「學習」。
這是個人策略上的問題。
再談和家人的溝通問題——注意,這是在你在積極實施上述策略的前提下。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你要比較明確的告訴家裏人——不要使用侮辱性的、傷害性的語言來刺激你行動。
其原因不是這些手段沒有效果——它們壞就壞在有效果。
它們在製造一個「用暴力可以取得有效效果」的經驗,而這個經驗如果得到確立,而且是不斷的、反覆的被驗證,那麼你們的關係就會陷入深刻的毒癮。
暴力的問題不是在戰術上無效,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它有效,它的危害才如此巨大和深刻。
你有責任避免暴力手段取得效果,這不是「油鹽不進」,而是在捍衛家庭的未來,是保全親情。
所以,在你有在行動的前提下,家人動用暴力手段「增強效果」只會反過來逼迫你不能不用明顯的消極來回應。
這個原理和ta們害怕舒適會向你的消極發出錯誤信號一樣——你也不能用積極來向暴力發出錯誤信號。
所以,你要堅持一個原則——當ta們用了你覺得暴力的表達方式的時候,你會根據理解為ta們的意思尋找一個不暴力的表達方式,如果你的總結有問題,ta們可以和修正,直到雙方都對這個新表達感到滿意為止。一旦雙方對這個新表達達成共識,那麼ta們要按照這個新表達重說一遍。
重說一遍,你們就當作之前的那個暴力版本不存在,按照新表達來繼續回應和對話。
避免對家人使用暴力手段,這是一個家庭長治久安、和諧和睦的根本基礎,是根本大局。
因為不顧及這個大局,一個家庭很快會為了應付一個又一個的危機不斷的欠下「暴力債」,直到積重難返,家破人亡,
事實上,生存危機對家庭的本質威脅並不是貧窮和疾病,而恰恰是通過對不健康的家庭結構施以重壓,促使結構不斷的積累暴力債,生成裂紋並促使其生長。
暴力債不光是本金高昂難以贖回,而且是驢打滾的利,迎風晃一晃就碗口般粗細。用暴力債換一些重大危機的解決倒也罷了,問題是暴力上癮後人會發展到用暴力債這種高利貸去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第二天甚至自己都不會記得的小事。
到這一步,家破人亡的結局幾乎註定了。
在你這一代,你就要把暴力債問題解決,到你的下一代,從一開始你就要作為家主,在家裏實施「重述法則」,讓子女通過大量的重述案例天然的懂得區分暴力敘述和非暴力敘述的差異。
這不但可以避免ta們成為受害者,可以保護你自己的家族統緒的戰略安全,還可以從根上避免子女在交友、戀愛、婚姻時做出方向性錯誤的選擇。
因為ta們從小就知道對暴力債不敏感的人是什麼樣子,ta們是不可能和這類註定的虧損源為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