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鏽色永恆】
畢業典禮的穹頂灑下人造星光,林深調整著學位服袖口的監測手環,蘇棠的錄音筆正在收納新版校歌里多出的半拍休止符。當《光明行》二胡曲從音響系統溢出時,主席台上陸懷明的全息投影突然閃爍,潰爛的左臉在哀婉弦音中坍縮成數據亂流。
"音調比原始錄音升高了小三度。"蘇棠用鋼筆在節目單邊緣記下聲紋圖譜,"演奏者右手無名指有舊傷,揉弦時..."她的分析被林深突然繃直的背脊打斷,光譜儀界面倒映著禮堂西北角的佝僂身影——那人殘缺的左耳廓正在藍光安檢門下投射出葉氏家族特有的陰影。
環境監測屏在合唱聲中跳動著綠色數據流,林深卻盯著自己研發的毒理分析APP,某條本應灰暗的時間軸正在重新激活。蘇棠的鞋跟無意識敲擊著地面,莫爾斯電碼般的節奏與二胡曲里隱藏的二進位副歌逐漸同步。
"看直播彈幕。"林深將手機屏傾向蘇棠,無數"右下角黑影在動"的評論正淹沒官方鏡頭。他們同時望向禮堂消防通道,那個佝僂身影的移動軌跡與三維模型中的葉晚秋墜樓路線完全重合,防空洞鐵盒的鏽蝕氣息仿佛穿透時空漫入場館。
實驗樓頂的實時監控分屏上,鉈元素濃度曲線突然垂直攀升。林深的手環發出與《光明行》泛音共振的警報,蘇棠的鋼筆尖則戳破了節目單上"校友代表致辭"的油墨——陸雪卿戰前拍攝的齒輪校徽特寫正在AR增強界面滲出淡藍螢光。
當校史館紀念鐘敲響第十二下,那個佝僂身影消失在安全出口的逆光中,地磚上殘留的濕痕顯露出β-硫丹特有的虹彩。林深看著自己三年前初建墜樓模型時的青澀數據,突然在空氣微粒分析圖里發現了相同的硫同位素指紋。
"閉路電視記錄被覆蓋了17秒。"蘇棠將破解的監控日誌投射到吊燈水晶稜鏡上,閃爍的畫面里,某個佩戴機械義肢的清潔工正在實驗樓通風管安裝微型濾網——那人的工作證編號與陳伯三十年前的工牌形成素數數列的鏡像。
環境監測屏突然切換成戰前風格的陰極射線界面,所有污染指標在《光明行》尾音里歸零的剎那,唯獨硫-35的放射性計數突破臨界值。林深看著自己留在第七實驗室舊址的校準設備自動啟動,全息投影在星空幕布上拼出半枚齒輪校徽的分子結構。
蘇棠的錄音筆突然播放出防空洞水潭的潮湧聲,混著當前監測儀的警報頻率,在禮堂穹頂形成詭異的對位旋律。當她將最新版《校園安全法》塞進林深掌心時,兩人同時摸到法典封皮下凸起的金屬校徽——1937年的齒輪咬痕正抵住2018年的放射性警示標誌。
實驗樓頂的淨化系統噴出彩虹狀水霧,在監測屏紅光中蒸騰成硫化物氣溶膠。林深算法里的污染擴散模型開始自主迭代,而蘇棠的雲端資料庫正被數十個新生社團同步破解。他們誰也沒有移動,直到《光明行》最後一個顫音消逝在通風管道深處,那佝僂背影曾駐足的位置,正緩緩浮現出葉晚秋畢業論文裡的加密緻謝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