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不為無所事事而愧怍已成為我的習慣,扭轉這個需要多麼努力呢?我不可以再以時間為憑藉,總是說“等等”就好了。改變是需要個人努力的事情……
說一件有意思的事兒,現實中沒跟朋友們提起過。上周四我在營養學教室坐着,剛看完《荊棘鳥》,有個不認識的學姐走進教室問我說做個調研。她問的大概是一些關於大學生活體會和看法之類的問題,暗示了群體的正向作用什麼的。
我跟這個學姐聊得挺順利,最後加了個微信;她周六再來找我,約着周日上午再聊一聊。
延續着之前的大學生活看法話題,之後她接了個視頻,視頻裏是另一位更年長、講話風格更具引導性的學姐,也是抓住大學生活相關的話題,提到她所深受影響的另一位非常優秀的學姐(指本科生拿到很高的薪資待遇),也聊到畢業工資預期之類的話題。
其實話題進行到一小半我大概就有預感了,最後果然是落到賣課上——一個以英語早讀並周末大課學習為主體的學習班,一周兩百,試課99一周可退。我就婉拒了,因為我本人英語尤其是口語算是相對不屬於短板的東西,感覺在這方面額外花錢不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