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ai和我仿寫的另一篇
茶
晨光未透,露水先落在葉尖。一顆顆,沉甸甸的。山還在睡,茶葉已然醒了。
老茶師背着竹簍上山。他腳步慢,手更慢。指尖避開最嫩的芽心,就像避開舊瓷碗上的裂紋——很細,不能碰。瓷碗是師父留下的,幾十年了,喝茶必用。
山間霧氣濃重,沾濕了鬢角。鳥還沒醒,溪水卻先動了。茶師在茶樹間穿行,像走進了一片海。每採下一片葉,都像從時間裏摘下一刻。
茶師一生守着老灶。炭火要勻,火舌要穩。火急了,茶就苦;火緩了,茶才甘。他常說,火候吶像人心,差一點,就散了。徒弟們頻頻點頭,心裏卻未必通透。
他年輕時,也有急過。但那年春雨恰來得快,來得狠。茶青濕透,火全滅。他守着焙房,看茶葉一點點暗下去。炭火熄了,屋子裏只剩下雨聲。他伸手摸焙籠,竹篾冰涼。那一夜,他沒睡。天亮時,茶壞了。他沒嘆氣,只是有水落在衣上,不知是露還是淚。
後來,他學會了等。等雨停,等葉干,等香出來。火是慢的,茶是慢的,日子也是慢的。他學會用耳朵聽茶,用鼻子聞茶,用手感受葉的重量與脆度。茶香一點點冒出來,像霧,像山的呼吸。
焙茶的日子很長。茶葉在微火里收斂水分,蜷曲身體,忍耐,轉化。茶師俯身看着,偶爾翻動,偶爾只是守着。火光映着他的眼睛,像映着一鞠清水。
起茶時,他的手很輕。茶葉倒在竹匾上,還有餘溫。徒弟圍過來,他泡茶給他們喝。茶葉在水中舒展,沉浮,像久困的人重見天光。
檐外,下着雨。雨敲瓦片,細密清脆。徒弟捧着茶碗聽雨,茶師望着遠處。他說,焙茶是與天地的商量,急不得,也犟不得。雨落下,就接着。然後想法子,把日子過下去。
茶香升起,進了每個人的鼻翼,繞着檐柱,散入潮濕的空氣。雨絲織成一幅水墨,模糊了遠山。茶湯微澀,很快回甘。暖意下至腹里,安在四肢。
焙房角落,焙籠靜候。竹篾顏色深了,和歲月一樣。上有手的印記,也有茶汁的痕跡。這一切,都在茶師的呼吸里。
夜深了,雨停了。月光從雲縫裏漏下來,落在竹匾上的茶葉上。茶葉不再動,像一群睡着的小獸。茶師用手輕輕捻了一片,放在鼻下。香氣像山裏的風,又像他師父年輕的笑聲。
他看着盞中舒展的葉芽。茶湯澄澈,映着一個老去的影子。茶在火與時間裏,收了山的苦,留了雨的清。茶在水裏舒展,也在水裏沉靜。
茶從山裏來,從霧裏來,從雨里來。霧藏香,風帶甘。一盞茶,就是一段日子。浮沉之間,淀下被歲月焙暖,被時間澄清的心。
天將明,露水又落在葉尖。
山還在睡,茶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