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2篇帖子。

【指導性案例】最高法第47批指導性案例(數據權益司法保護)

1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5-8-29 16:11

執行理由

  本案審判階段的訴訟爭議焦點涉及案涉賬號歸屬問題,生效判決認定案涉賬號權利歸屬某傳媒公司,判項寫明交付案涉賬號及密碼。根據判決查明的事實及認定的理由,案涉賬號系某傳媒公司決定註冊,因企業申請註冊賬號進行認證,必須先使用手機號碼註冊,故某傳媒公司讓時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游某梅使用其手機號碼註冊,並由游某梅代表公司管理案涉賬號。根據生效判決確認案涉賬號權利交付的內容,應當是將賬號全部的用戶權限、權益等完整交付某傳媒公司。因此,交付案涉賬號及密碼的關鍵,是由某傳媒公司行使賬號權利,實現對案涉賬號依法佔有、獨立控制,進行運營、使用、管理。

  網絡平台賬號高度依賴實名制認證和註冊手機號碼驗證,包括註冊身份的實名信息、手機號碼等。如果欠缺前述完整要素,僅擁有賬號及密碼,則掌握註冊信息的他人依然可以憑註冊的實名信息、手機號碼等重置賬號及密碼,影響合法權利人對相關賬號依法享有的佔有、控制、支配等權利。本案中,如果游某梅僅交付登錄賬號及密碼,而未清空其實名信息和變更手機號碼,某傳媒公司雖可通過密碼登錄,對賬號進行使用和管理,但游某梅仍可以通過其身份信息和手機號碼重置賬號及密碼,某傳媒公司對於賬號管理、後台運營、數據遷移等事項,也會因沒有註冊用戶身份及手機號碼驗證等而難以實施。由此,僅交付賬號及密碼無法使賬號權利完全歸屬某傳媒公司。而且,一旦他人非法使用該賬號從事違法活動,將對核實行為主體身份帶來困難,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案涉賬號交付的核心內容應當是變更為某傳媒公司的註冊用戶身份及手機號碼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網絡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註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流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佈、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通常情況下,變更網絡平台賬號主體信息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經過向平台提出申請、平台進行認證核驗並公示主體變更信息等程序。但是,被執行人游某梅客觀上存在履行障礙。故執行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某傳媒公司申請,以通知相關平台協助執行的方式,完成案涉賬號實名身份信息等的變更。

啊啊是谁都对 2025-8-29 16:11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24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63條(本案適用的是2021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9條)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