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7 3
如何看待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关系
貢士 十一級
1樓 發表于:2024-6-17 14:03
Rt
大魔法師 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6-17 14:12
问:俞敏洪称自己感觉「越来越多大学生成利己主义者」,如何看待此观点?
 
答:#聪明到高尚#
 
利己主义有啥问题?
这甚至不成其为一个问题。
“利他主义”本来就是利己主义的高级阶段。
机智勇猛的利他是实现利己的最佳途径,是利己主义者成熟和觉醒的标志。
其实所谓的利他主义——我是指那种真正成熟了的、自觉的利他主义——实际上是一群尝到了通过利他来利己的甜头的人养成的一种强烈的行为强迫症。
就是一件利己的事,如果没有顺道利一下ta就觉得吃亏了,没把做这事所投入的全部成本的价值榨干净。
怎么说呢,就像喝酸奶没舔盖子,失落到要跺脚。
利他就是利己。一件事情办成了“仅仅利己,毫不利他”,应该看成一种计划和管理失败、一个教训,要自问下次重来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因为利己的部分最多收回了你做这事的成本,只有利他的部分才是这事真正的利润所在。这事情做了,却没有赚到全部的利润,要不要反思和总结?
问题是,利他是有技术问题、策略问题的。
举个例子——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利人,就很关键。
做得好,四两拨千斤,一语惊醒梦中人,一饭之恩,福泽后人。
做得不好,好心办坏事还要得罪人,鸡飞蛋打换一血海深仇。
 
现在很多强迫年轻人利他的调子,只讲利他的伟大光荣正确,却不讲利他的门道技巧、宜忌关窍,其实是硬逼着一群小学生搞相对论,考来考去都是不及格,最后反而制造出一群完全脱了轨、蒙着头瞎搞的怪物来。
劣质的利他失败了,就意味着“反利他”就是对的吗?
这就像一脚把你踢进水里,你扑腾了好几下都呛水,就意味着抱成一团一动不动就是正确的吗?
利己不是问题,而且那种呆呆的故意避开利他的纯利己都不是问题——人总要有个起点。
利他不可能、也不应该作为“反利己”的学科来教。
利他应该、而且只能作为利己的高级课来教。
你想利己,就不要小打小闹,不要这么业余,也不要这么偷偷摸摸。
所谓利他,是指让人“把有限的一生用来增进人类的总福利”——不是吗?
那么,你本人作为人类中最珍惜这份劳动的成果、最能与这份劳动协作的对象,理所当然的是代表人类接受这份努力的最佳人选。
一个真正从人类总体福利角度思考问题的人,怎么可能认为“把人类每一份劳动的价值不优先分配给最珍惜它的人,而是其他选择”是一个效率更好的安排?
这从数学上很显然是荒谬的。
利己毫无问题,利己是最佳的安排。
要反对的仅仅是损人。
上述的数学关系,一旦涉及到损人,那计算结果就变了。
的确,你这份劳动你自己来接受仍然是效率最大的。问题是你老人家做块面包要劈人人扇门烧柴,这就发生了问题了,总账算下来人类吃亏了。
损人是负分,利己是正分。还是利己的过程中还有利他的净外部效应,那么你就是社会的栋梁。
全社会的法律和道德都是为了保护你——谁敢动你乡亲们当然要打死ta。
你创造的这份额外好处,第一会转化为权力——得了你的好的人要继续的这份好,自然要给你一定的配合,这份影响力就是权力。
第二会转化为财富。很简单,得了你一份余热的人,不还你一只鸡蛋,明天就不给ta这份热了。
别看是余热,不好意思,仍然是你说了算的。
所以你就有鸡蛋吃了。
所以利他的本质是什么?
是拿你的余热换鸡蛋——是不浪费自己的任何价值。
是锱铢必较的、极端发育的自利。
 
不让人读小学,直接让人读大学,这不但不明智,而且根本就不现实。
年轻人需要学习的,其实不是“利他主义”。
而是利己的成熟做法。
因为作为利己的成熟实践的利他行为,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利他行为。
而从“利他主义”催生出来的,反而不是。
 
你要学的永远是聪明,而不是高尚。
 
高尚只是聪明的结果。
 
 
大魔法師 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6-17 14:13
问:如何让精致利己主义者甘心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奉献?
 
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个答案不是很显然吗?
让“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变得有利可图就可以了。更具体的来说,是让“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比“不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更有利可图。
这样,如果对方既然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然会发现这个盈利点。
 
真正的问题,是大多数利己主义者根本不“精致”。
这不光是指所谓“吃相难看”,而且是指因为种种原因认鹿为马,把赚钱的和不赚钱的看岔了甚至看反了。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整个雷达都左右翻转了——坚信着一些活见鬼的办法才是自利的王道,反而对将来其实能走通的路避如蛇蝎。
典型的表现,就是认为“本周收入最大化”是至高无上的指标。
这策略不是没有有效的场景——它对饿得本周吃不上饭就会饿死的人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但除了对这样的人之外,它实在不是一个对待投资和盈利的健康状态。因为这种以“短平快”自诩,实则是思想懒惰的投资法只能在最血腥的红海里厮杀,利润率早已被摊平至“仅能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暂时糊口”的水平。还要面对大型竞争者靠着被大规模销售摊平的风险和成本打造的更好的服务的赶尽杀绝。
这其实是个不可持续的自利方式。
但因为人饿怕了——或者从上一代身上遗传了饿怕了的记忆——所以搞得这种思路被锁死了,被奉为了自利的王道。
谁来劝ta不能这样,都是“巧言令色想骗人当韭菜”——耽误ta赚钱,简直该死。
 
其实,你所选择的生意如果不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意味着它天生自带着“必须在爆炸之前跳船”的绝对风险。
因为有这个风险在,你最好不要——而且也自然不敢——做任何认真的长期投资,而且要长期面对“越赚钱、声势越大、离总爆炸越近”的心理折磨。
生意越红火,其实你越该跳船,但恰恰越舍不得跳、越心怀侥幸。
等到雷真的开始炸的时候,要跳船需要的勇气远比“创业”的时候大不知多少倍。最后十之八九都沉到水底下吐泡泡了还在自欺欺人的喊“还好,这一波风头很快过去”呢。
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恰恰是这样一群“聪明”的玩家。
ta们的问题既不是利己、也不是精致,更不是和“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矛盾,而是远远的不够利己、大大的不够精致。
退后一步看,你会看到这其实是一种由饥荒造成的有代际遗传性的社会性心理疾病,一种创伤后应激反应造成的思维障碍,需要几代人的人海沉浮、痛定思痛才能慢慢好起来。
不好起来,终究是要被历史带走的。
 
 
貢士 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6-17 17:27
虽然神选者奉行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同时也认为,抗拒谈论利益、排斥利己主义属于一种幼稚和乡愿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7 回複數:3
評論數: ?
作者:浅风仁樱
最後回復:浅风仁樱
最後回復時間:2024-6-17 17:27
精品區:討論
 
©2010-2024 Puras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