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est真的是我在所有网络小说作者里最喜欢的一位了,就算抛开“网络小说”这层限制,她在我喜欢的作者里也能排进前五甚至前三,同一梯队的是汪曾祺刘慈欣王尔德雨果(很杂很杂纯主观,仅指在我心目中,非比较仅排列顺序无意义)。她知名的作品几乎都是耽美小说,但她本人的创作是几乎各种题材都包括的(目前还没有百合小说,不过新作品当中有百合副CP闪现了),感情线在故事当中的占比往往也不多,以故事本身为主。
不过有一本例外,《过门》是以感情线为主的,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是耽美,主角对同性恋身份的思考和顾虑以及与此相关的成长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也是“过门”这一标题的含义。这本没有出实体书,因为priest的其他耽美小说可以删去感情线而存在,但这本不行,这本没有了两人的恋情就没有了内核和主旨ovo。我本来是不吃破镜重圆和伪骨科套路的,所以这本搁了很久才看,没想到一看就很为之震撼;这几乎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我的入坑作是久负盛名的《默读》,priest说这是练笔文,仔细看是能看出痕迹的:这本写的时候没有大纲,最后回收伏笔的时候略有拥挤,但作为刑侦单元剧已经是相当出色的作品了。考虑到这本角色设计的跳脱之处(尤其骆闻舟)与内容的思考深度,我会一直给这本书一个很高的分数=w=。
另外一本不太热门但我非常喜欢的是分类为言情的《无污染、无公害》,一本别出心裁的现代武侠。文中各门派的“传人”分别映射了一部分当代人的生活现状,其中的事件也都与现实的一些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我觉得网络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最特别的一点在于,它具有更强的“即时性”,能很快速地把人们的生活反映出来,令读者感到共鸣,而传统文学一般是需要长时间的检验的。
(诶,这里我想跳出来说。其实在小说的鼎盛时期也许并不存在这种滞后——即维多利亚时期,我们美丽而灿烂的十九世纪。狄更斯、大仲马、王尔德这样的作家,所书写的社会也许就是和当前的时景息息相关的,只不过现在的传统文学即纸面上的出版文学与读者的距离远了,不如网络小说来得这么迅捷亲切。)
《无污染、无公害》采取了别开生面的现代武侠设定(这是她的第三本武侠,从洒脱的古龙式江湖《天涯客》,到一步一脚印的金庸式家国武侠《有匪》,双无更有个人特色和现代风格,在我看来是绝对的佳作),主角与配角几乎都处于很能让人共鸣的当代困境中,各种事件的推进也是极具人文关怀的,是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一本好书。
以上是priest的书里我最喜欢的三本,也能就此一窥她的风格。这是一位想象不拘一格、世界观架构严谨确切、现实向文本扎实有趣的全面的作者,其文风较为幽默,这是她留住众多读者的杀手锏之一。在网络小说领域,她的感情线描绘并不算煽动性强的那一类,主角的感情纠葛往往像剧情一样以逻辑为主,丝丝入扣,并不是所有读者都会偏爱这样的风格;然而,她的创作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思考意识,从来不写无脑的内容,相反,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见到新的架构与展现方式。最近的几篇文中,无CP《太岁》延续了《锦瑟》的反修仙意识而加入了生产力相关的推进,群像悬疑《桥头楼上》采用了新颖的叙事手法贴近网络生态,主线耽美的《纯白恶魔》世界观极具冲击力同时非常广阔,每一本都非常有意思。
无论如何,我很喜欢她,同时她也是我在文学创作这方面近乎于“偶像”的存在。我觉得创作是极新鲜而珍贵的事,要是我自己也能在这条路上有所前进就好了!
ovo晚安,谢谢侃吧,今天讲了很多一直想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