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被淘汰
若是回望电商“仅退款”的历史开端,这项新服务拉升了更多用户对电商消费的热情。2021年,拼多多率先推出“仅退款”。最初,拼多多的生鲜、白牌小商品等发生退货情况时,退货物流成本较高,甚至高于商品成本,“仅退款”可以抹掉退货环节的成本,以此提升消费者体验。随后,拼多多将“仅退款”政策拓展至全品类。
“这项服务很适合一些品类,如售卖花卉、生鲜等产品的商家,以及售卖低价商品的商家。”一位资深电商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由于这些品类损耗程度高,或是价格低廉,如果退货,商家还需要承担退货成本,有些商品在途还会进一步折损。
彼时,若消费者收到货后发现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如破损、与商品描述不符、性能故障等,可在平台发起“仅退款”申请,平台会主动介入处理,无需商家同意即可退款,退款后货品也无需寄回。
另一位前电商从业者认为,“仅退款”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平台筛选出一些劣质服务的商家,“在电商平台和商家面前,消费者是弱势的,有些商家的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且不愿意退款”。
然而,当市场消费环境发生剧变,电商红利枯竭,平台为了抢夺存量纷纷开打价格战,并跟进“仅退款”服务来笼络消费者。2023年底,淘宝、抖音、京东三家平台相继推出“仅退款”,快手也在2024年1月跟进,“仅退款”基本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
理想状况下,这项政策能够在消费者遇到售后难题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在平台发起“仅退款”更高效保障自身权益。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仅退款”为部分想钻空子、薅羊毛的买家提供了便利,也影响了商家的正常经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仅退款”相关的投诉超24万条。其中,既有用户被商家拒绝“仅退款”请求后发起的投诉,也有部分商家被消费者成功发起“仅退款”后对平台的投诉。一名商家投诉称,有消费者买错产品与型号后,仅上传了商品崭新的图片,即成功申请“仅退款”,他认为,平台客服未进行审核就通过消费者的申请,助长了“白嫖党”和“羊毛党”的气焰。
莉莉是一位经营首饰的淘宝商家。据她介绍,确实存在一些“白嫖党”会在商品抵达驿站时提出“仅退款”,自己会立刻联系当地驿站进行拦截,“目前平台的规定是在商家发货前和商品在途时,用户能使用‘仅退款’。对于小商家来说还好,毕竟成本也就七八块钱,但一些贵重商品若是遇到‘白嫖党’,损失就会很大”。
电商专家、大浪智库高级顾问姜蓉认为,电商平台追随“仅退款”,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得已的政策。“因为用户的增长到顶了,大家都在同一个盘子里抢用户。别人有的政策,你也得有,才能保证用户能留在平台上。”
从过去一项吸引用户的新颖服务,到逐渐变为商家、用户吐槽抱怨的对象,“仅退款”也必须要顺应市场变化作出调整。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电商平台售后一般设有“退款无需退货”和“退款退货”入口,“仅退款”政策取消之后,平台或将只保留“退款退货”,“收到货”情形下退款是否退货将由商家与消费者协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