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2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50 1
【AI生成】“嫉妒”和“妒忌”有什么区别?
下位魔導師 十八級
1樓 發表于:2025-10-7 23:48

内容由 AI 生成,请仔细甄别


下位魔導師 十八級
2樓 發表于:2025-10-7 23:48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嫉妒”和“妒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意思相同,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在语感、使用习惯和细微的侧重点上存在一些区别。


简单来说:

•   嫉妒:更常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常见,有时带有“羡慕”的意味。


•   妒忌:语气更强,更侧重于因比较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如怨恨、敌意。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解它们的异同:


核心共同点


两者都指因别人在某方面优于自己(如才华、财富、地位、容貌、机遇等)而感到不满、不快甚至怨恨的心理状态。


例句(互换时意思基本不变):

•   他因为同事的升职而心怀嫉妒/妒忌。


•   她的美貌引来了很多人的嫉妒/妒忌。


细微差别


1. 使用频率和语体色彩


•   嫉妒:是现代汉语中的主导词,使用频率远高于“妒忌”。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都更为通用和中性。


•   妒忌:相对而言,使用频率较低,带有更强的文学色彩和书面语色彩。在某些语境下,听起来可能更文雅或更古典。


2. 情感强度的微妙差异


这是最核心的细微差别。虽然两者都包含负面情绪,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   嫉妒:除了包含“因别人好而愤恨”的意思,有时还混合了“羡慕”的成分。它可以描述一种相对复杂的情感,即“既羡慕又有点不舒服”。


    ◦   例句:“我真的很嫉妒他能周游世界。” (这句话里,“嫉妒”的意思更接近“非常羡慕”,怨恨的成分较少。)


•   妒忌:其情感核心更纯粹地指向怨恨、敌意和强烈的排他性。它更强调“我希望你不好”或“我无法忍受你比我好”的破坏性心理。


    ◦   例句:“他被妒忌冲昏了头脑,开始散布谣言中伤对手。” (这里用“妒忌”更能体现其强烈的破坏性和怨恨心。)


3. 构词能力的差异


•   嫉妒:可以构成“嫉妒心”。


•   妒忌:一般不构成“妒忌心”,虽然也能听懂,但“嫉妒心”是更标准、更常见的说法。


总结与记忆技巧


特征 嫉妒 妒忌


常用度 非常常用,主导词 较少用


语体 口语和书面语通用 偏书面语,略有文学色彩


情感侧重 可能包含“羡慕”成分,情绪相对复杂 怨恨、敌意的色彩更浓,更具破坏性


常见搭配 嫉妒心、羡慕嫉妒恨 搭配相对固定


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


当你不太确定用哪个词时,优先使用“嫉妒”,这几乎永远不会错。


如果你想强调一种带有强烈怨恨、甚至可能导致恶意的情绪时,可以选用“妒忌”来加强语气。比如在文学创作或描述极端情绪时。


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区分:


•   羡慕: “你的车真棒!” (希望自己也有)


•   嫉妒: “你的车真棒……唉,我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 (夹杂着羡慕和因自己无法拥有而产生的不快)


•   妒忌: “看到他的好车,我心中充满妒忌,真想给他划一道。” (产生了希望对方受损的恶意)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词的微妙区别!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50 回複數:1
評論數: ?
作者:圆环之理
最後回復:圆环之理
最後回復時間:2025-10-7 23:48
 
©2010-2025 Puras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