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句子中“那么”太多,确实会让表达显得啰嗦、不流畅,甚至有些口语化。这通常是因为我们习惯用它来连接思路,但写下来就显得重复了。
别担心,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且很容易解决。下面我为你梳理了从诊断到解决的全套方法。
第一步:先判断“那么”在句中的角色
对症下药前,先看看你的“那么”主要起什么作用。常见的有三种:
1. 逻辑连接词:表示因果、顺承或推论,相当于“因此”、“所以”、“于是”。
◦ 例句:如果我们已经决定了,那么就尽快行动吧。
2. 强调或话题转换词:用在句首,引起对方注意或开始一个新观点,类似“好吧”、“话说回来”。
◦ 例句:那么,关于下一个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3. 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相当于“很”、“非常”。
◦ 例句:这里的景色是那么的美丽。
第二步:根据角色,选择替换或删除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删除(最常用!)
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作为逻辑连接词和强调词时,“那么”是可以直接删掉而不影响句意的,句子反而更精炼。
• 修改前:如果我们已经决定了,那么就尽快行动吧。
• 修改后:如果我们已经决定了,就尽快行动吧。(更干脆利落)
• 修改前:那么,关于下一个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 修改后:关于下一个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更直接)
方法二:使用近义词替换(让语言更丰富)
如果需要保留逻辑关系,可以用更精准的词替换,避免重复。
用于逻辑连接时,可替换为:
• 因此、因而、于是、所以、从而、这样一来……
• 修改前:我们分析了数据,那么下一步就是制定策略。
• 修改后:我们分析了数据,因此下一步就是制定策略。/ 我们分析了数据,于是下一步就是制定策略。
用于强调或转换话题时,可替换为:
• 接下来、此外、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话说回来……
• 修改前:那么,我们接下来讨论预算问题。
• 修改后:接下来,我们讨论预算问题。/ 此外,关于预算问题也需要讨论。
用于表示程度时,可替换为:
• 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如此……
• 修改前:这个消息是那么的令人振奋。
• 修改后:这个消息非常令人振奋。/ 这个消息如此令人振奋。
方法三:调整句式结构(治本之法)
这是更高级的技巧,通过重组句子来彻底摆脱对连接词的依赖。
• 修改前: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可行,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
• 修改后:这个方案若可行,便立即执行。(合并句子,更紧凑)
• 修改前:他跑得是那么的快,以至于大家都追不上他。
• 修改后:他速度极快,大家都追不上。(换一种表达方式)
实战演练
我们来看一个“那么”使用过多的例子:
原句:如果我们想成功,那么就必须努力。那么,努力也需要讲究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呢?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修改后:
想要成功,就必须努力。然而,努力也需要讲究方法。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探讨……
修改思路:
1. 删除第一个表示逻辑的“那么”。
2. 将第二个转换话题的“那么”换为“然而”,表示转折。
3. 将第三个“那么”换为“究竟”,加强疑问语气。
4. 删除或重组第四个“那么”。
总结与建议
1. 写完多读一遍:朗读是发现赘词最好的方法,别扭的地方基本就是需要修改的。
2. 核心原则:能删则删,需换则换。90%的“那么”直接删除后,句子会更好。
3. 区分文体:在正式写作、报告中,尽量避免过度使用“那么”;在口语对话或小说对话中,可以适当保留以体现真实感。
希望这些方法对你有帮助!你可以试着发一段含有多个“那么”的文字过来,我们一起来做修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