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69篇帖子。

【学界发文分析】2023年度CLSCI来源期刊民事诉讼法学年度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

6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6
高星阁《对“公法人”民事执行立法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3,41(06)
高星阁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103条虽然初步解决了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对“公法人”强制执行“无法可依”的问题,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行系统性立法供给。首先,民事执行中仍应当以“公法人”概念作为统摄,并通过列举方式实现与《民法典》法人制度的协调对接;其次,需明确列有预算、未限期履行、无损公益等作为对“公法人”预算资金强制执行之要件,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国家私产的备位性和国库资金的托底性以扩充“公法人”责任财产的范围;最后,需明确对“公法人”直接强制执行措施仅限于有关金钱债权的强制执行措施,而对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则应当立足“公法人”的本质属性,并结合行政诉讼执行司法实践,明确对公法人间接强制执行措施只包括延迟履行利息、对“公法人”负责人的逾期罚款以及向监察机关或者该“公法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三种类型。
关键词:公法人;机关法人;民事执行;预算资金;执行措施;
6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6
刘颖《物权期待权排除强制执行规则之再审思》
当代法学. 2023,37(04)
刘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摘要: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构成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异议事由。《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28条规定的不动产买受人之物权期待权,不仅与德国法的期待权存在根本差异,而且容许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已发生改变,加之其不具有优先于一般债权的理由、严重扰乱以《民法典》为核心的法律秩序,因此不足以排除强制执行,作为异议事由应予废除。《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29条规定的消费者商品房买受人之生存权,在广泛采用商品房预售模式的我国经济社会背景下,具有优先于执行债权等财产权的正当性,因此足以排除强制执行,构成异议事由。《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30条规定的经预告登记的权利,在我国预告登记的限制处分效力下,足以排除处分性执行措施,但不足以排除保全性执行措施,也构成异议事由。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之诉;异议事由;物权期待权;消费者的生存权;预告登记;
6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6
朱禹臣《债权执行规则的中国路径》
China Legal Science. 2023,11(05)
朱禹臣 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
摘要:<正>I. INTRODUCTION It has become a general problem all over the world of how to define the debtor’s property accurately and speed up the efficiency of execution so that the creditor can be satisfied as soon as possible when a creditor obtains a successful judgment and applies for enforcement.
6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6
4.积极回应党和国家重要关切
郭小冬《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争议及理论回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3,41(05)
郭小冬 天津大学法学院
摘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已成为检察机关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重要途径。由于缺乏基础理论与制度规范的支持,相关的司法实践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尽管是借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来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简单结合。现有的“一条两款”难以满足司法实践对法律适用的需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需要厘清四对基础关系,即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内”与“等外”、检察机关与其他起诉主体、刑事审判与民事审判。在增加法律供给的同时,检察机关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保持谦抑与克制,实际提起的诉讼应限定在法定范围之内并应考虑诉的必要性。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公益诉讼;诉的必要性;
6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6
张陈果《恢复性司法:检察机关提起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
清华法学. 2023,17(02)
张陈果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摘要: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规范框架蕴含了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精神,力图通过公法和私法协同运作实现赔偿与制裁的多个制度目标。检察机关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是检察权的重要意涵,也是检察机关作为宪法上法律监督机关性质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机关;
6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6
胡思博《检察机关支持民事私益诉讼的程序设计》
China Legal Science. 2023,11(02)
胡思博1,2Li Yan 1. the Procedural Law Research Institute  2. the Research Center of Basic Procuratorial Theories
摘要:现行《民事诉讼法》将支持起诉作为原则加以规定,对检察机关支持民事私益诉讼并无具体操作规则。检察机关对当事人进行民事私益诉讼的支持和对民事私益诉讼的监督、对民事公益诉讼的支持有着本质区别,是对当事人诉权的保障和正常诉讼构造的维护。检察机关应秉持客观中立的原则,通过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启动支持措施,实现对当事人在起诉阶段、庭前准备阶段和审理阶段的全方位支持,最终取得平衡双方当事人诉讼能力的法律效果。
6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7
高旭《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与分配——基于分配正义理念的跨法域研究》
法学. 2023(12)
高旭 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和分配在实践层面颇为混乱,收归国库的通行做法也受到学界的普遍质疑。惩罚性赔偿数额分享制度赋予政府收取部分赔偿金的权利,但该制度以私人执法为依托,其合宪性基础与我国的公共执法模式存在偏差,无法直接移植。在公共执法模式下,将惩罚性赔偿金收归国库面临一系列合法性难题,难以圆融于我国的公法体系。数额分享制度以分配正义为价值指引,新近理论更加关切惩罚性赔偿金的分配与使用如何更好地追求社会效益。通过对数额分享制度价值基础及其沿革理论的借鉴,我国公共执法模式下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及分配机制可通过接驳社会法的基本范畴予以建构:对于消费者的损失,惩罚性赔偿金可作为资金来源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在权属安排上,惩罚性赔偿金不宜通过财政工具调整,应界定为社会产权并选择适宜的组织管理形式;在国家职能层面,法院应秉持能动司法和协商性司法理念,检察院等代表公共利益的主体应履行监督义务,共同参与建立适宜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偿付程序,从而推动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的社会化转向。
6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7
景汉朝《信访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与法治化路径》
现代法学. 2023,45(05
景汉朝 中国法学会
摘要:信访及其治理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对其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治意义、社会意义、理论意义。要深化规律性认识,信访治理的实质是人民性,信访活动具有必然性、阶段性、统筹性以及“双重性”。要以信访治理法治化为目标,着力推进信访基本制度立法化、公权力行使法定化、诉求受理程序化、事项办理合法化、信访秩序规范化、失职违法责任化等,这构建了信访治理法治化体系和路径。制定信访治理法具有现实可行性,要坚持策略性,正确处理基本制度规定与一般规定的关系、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信访工作条例》与立法的关系。要以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确定信访治理的基本思路,全面总结提炼升华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治理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信访治理;规律性;本质属性;法治化;信访治理法;
6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7
《涉诉信访治理的演进与新时代现代化方向》
清华法学. 2023,17(06)
景汉朝 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以史为鉴,全面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涉诉信访治理的变革历程,科学合理划分发展阶段,并从中探究其特征与规律,对进一步推进涉诉信访治理及其法治化,明确涉诉信访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我国涉诉信访治理实践,考量“四个思维”和“五大因素”,可将涉诉信访治理的发展进程划分为涉诉信访制度创立、平反冤假错案、集中接访化解、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信息化变革与转型等阶段。在总结各阶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特征基础上,归纳为“运动式”“规则式”“信息式”三种治理模式。涉诉信访治理现代化应以治理体系系统化、治理机制法治化、治理手段信息化、司法管理科学化、权益保障充分化为基本建构和核心内容,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涉诉信访治理;发展阶段;演进规律;现代化;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