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229篇帖子。

【资料库】1.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18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1:04
陈翠银,谢咏雪,赵桂芳.浅谈我国民诉法的特点[J].法学,1982,(04):29-31.
摘要:<正> 民诉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它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行使国家审判权所必须遵循的活动程序;也规定了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行使诉讼权利、进行诉讼活动时必须执行的行为准则.民诉法是根据我国多年来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并结合当前新情况、新问题而制定的.这是一部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反映社会主义关系的好法律,它具有以下特点:
18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1:55
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的体系建构[J].法商研究,2018,35(05):105-116.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治;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理论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形成具有多源性,且因为缺失基础性原理的指引和规整,存在着彼此冲突和矛盾的情形,无法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反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强化民事诉讼理论的体系化建构,以提升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统合性。在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处理本体结构与外来理论植入的关系,正确对待民事诉讼理论的本土化或特色化。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科学把握民事诉讼在我国的运行规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
18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4:46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J].法商研究,2016,33(02):3-16.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学;法学方法论;规范分析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法律实证方法
摘要: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在方法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运行的特点,摆脱实体法学方法的影响,探究民事诉讼法学应有的思维和方法,应树立多维时空思维、多重价值衡平思维、多重主体思维。规范分析方法是民事诉讼法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民事诉讼法适用方面不可能因为社会科学方法的应用而走向黄昏和衰落。社会科学方法和法律实证方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方法更侧重于为民事诉讼法基本规范的建构和修正发挥作用。作为接受过规范分析方法训练的法律人应当对社会科学方法和法律实证方法持有足够的敬畏和尊重,讲究运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18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5:02
尤陈俊.“案多人少”的应对之道:清代、民国与当代的比较研究[J].法商研究,2013,30(03):147-154.
关键词:案多人少;制度资源;话语资源;调解
摘要:尽管"案多人少"的问题近年来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但实际上,"案多人少"并非当代中国的司法才开始出现的新问题。无论是在清代还是在民国时期,不少地方的司法机关都曾面临着"案多人少"的严峻考验。民国以来,官方不再像清代那样主要依靠刻意限制民众提起诉讼时可供使用的"制度资源"来打压其诉讼需求,而是将增加新式法院数量和扩充专业法官队伍作为努力的主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对有关"调解"的话语资源的有意利用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当代中国若要务实有效地应对"案多人少"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大量扩充法官编制和增加法官人数,而是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资源进行重组优化,以及妥善地利用包括"调解"在内的各种话语资源来弥补可供利用的现有制度资源之不足。
18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01
艾佳慧.从社会变迁角度重新审视程序制度的功能[J].法商研究,2008,(06):61-65.
关键词:社会变迁;程序制度;现代社会;信息价值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对司法的需求与市场经济时代对司法的需求完全不同。现代陌生人社会给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带来了严重的信息问题、裁判风险分担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司法正当性和效率性问题,因此,只有现代社会才需要复杂繁琐的现代程序制度和相应的程序正义观。中国快速的经济转轨和社会变迁内生出对现代程序制度的需求,但由于中西司法理念之间的矛盾使得现代程序正义观深入人心还有待时日。而在中国重构诉讼制度时如果注重发挥程序制度的信息功能,通过程序信息的发散彰显诉讼程序的正当性,那么就有利于建构人民对法治的信任。
18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42
张卫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之我见[J].法商研究,2006,(06):54-62.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诉讼程序
摘要:《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对“任务”、“基本原则”、“证据制度”、“执行制度”、“非讼程序规范”、“民事保全制度”以及“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等章的内容应该进行删减;应增加“人事诉讼程序”、“法律审程序”、“第三人撤销裁判诉讼程序”的规定,对“小额诉讼”和“诉讼费用”的规定应该进一步细化。
 
18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42
赵钢.民诉机制之完善与和谐社会之构建——以合意原则和诚信原则为重心[J].法商研究,2006,(05):34-44.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事诉讼法;民诉机制;合意原则;诚信原则
摘要:已经提上立法机关议事日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之修订,应在基本思路上契合构建和谐社会之内在要求。从最为朴素的角度来讲,和谐社会应是社会安定且人人诚信相处的社会。故在此背景下,民事纠纷之解决尤应秉持合意原则和诚信原则。合意原则和诚信原则的规则化以及相关规则的完善化乃是它们发挥应有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18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50
姚莉.司法效率:理论分析与制度构建[J].法商研究,2006,(03):94-101.
关键词:司法效率;司法公正;司法制度;审判组织;审判程序
摘要:在法现象的诸种价值形态中,公正与效率一直被视为司法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基本价值目标,两者既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又有着内在统一性。司法效率的内涵可以从司法的时间效率、资源成本效率和边际效率等不同的角度加以透视,其外在形态则可以区分为司法的社会效率和司法的个别效率。从司法效率的多重形态和多重内涵出发,应该以提高司法效率为价值取向,对审判组织及其审判程序的若干方面进行制度重构。
18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54
蔡虹,刘加良.论民事审限制度[J].法商研究,2004,(04):106-112.
关键词:民事审限制度;正当性;价值选择
摘要:在以公正和效率为主题的司法改革的背景下 ,重新认识和定位我国的民事审限制度十分必要。一味追求快速审结案件绝非设置民事审限制度的目的。民事审限制度应以规范裁判权力和实现司法效益为其正义性的直接源泉和终极源泉 ;以保护权利、效率和制约权力为基本价值 ;以实现当事人对程序公开性和参与性的要求、对司法权力的信任程度及法官素质为现实基础。以此为据 ,民事审限制度应当更新观念并从该制度的各要素上予以完善。
19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56
赵钢,杨剑.苏俄民诉法典中的“不间断原则”及其借鉴价值[J].法商研究,2002,(05):136-138.
关键词:苏联法;民事诉讼;职能原则;不间断原则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民商事审判实践中 ,不少案件常常需要经过数次开庭方可审结 ,而每次庭审之间又往往间隔过长 ,由此造成了“审限内的诉讼迟延”并引发多种弊害。究其原因 ,乃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未作开庭审理应连续进行之规定 ,法官在决定开庭期日及审理次数上的主观随意性过大。对此 ,有必要引入苏俄民诉法典中的不间断审理原则以作矫正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