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54篇帖子。

【資料庫】3.民事司法制度

40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00
張澤濤.法院向人大匯報工作的法理分析及其改革——以十八大以來法院體制改革為主線[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5,33(01):56-67.
關鍵詞:合憲;權責統一;責任制;行政化;地方化
摘要:法院向人大匯報工作雖然符合《憲法》以及相關組織法的規定,但是卻與十八大以來中央對法院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權責統一"和"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不相一致,會導致審判責任主體歸屬不明,使得審判權的行政化和地方化痼疾難以根治,從而影響法院的獨立審判權。隨着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部署的推進,應該對法院向人大匯報工作的傳統做法進行改革:法院的工作報告主要內容是針對年度經費支出、日常行政事務的管理以及轄區法官隊伍的總體情況。
40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01
李擁軍,傅愛竹.「規訓」的司法與「被縛」的法官——對法官績效考核制度困境與誤區的深層解讀[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32(06):11-20.
關鍵詞:司法;績效考核;法官;規訓
摘要:當下的績效考核制度被官方視為一種實現法官管理的有效形式。然而該制度背後的"規訓邏輯"與司法規律形成尖銳的衝突、對法官的實質理性構成了嚴重的傷害,其中"刷數據"的現象形成了逆向獎勵和淘汰機制。這表明該制度是一種不成功的實踐,欲建立一支適應現代法治的司法隊伍,真正地解決司法腐敗和司法不公的問題,必須另闢蹊徑,尋找法官管理的新形式。應該建立一種"自由的邏輯"指導下的以程序約束為中心的法官管理和培養模式。
40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01
姜濤.道德話語系統與壓力型司法的路徑選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32(06):21-31.
關鍵詞:道德話語系統;壓力型司法;法律論證;法條主義;民意
摘要:面對道德困境案件的日趨增多,司法之道德話語系統的社會意義得以凸現,法官往往需要將目光往返於法律話語系統與道德話語系統,充分反映民眾的共同道德觀,並自覺拒斥虛妄的民意訴求對司法的消極影響。當然,也使難辦案件意義上的司法裁判被簡縮為"衝擊—回應"的被動過程,從而形成了一種基於外在壓力影響但又需要慎重對待的壓力型司法。如果現代司法放棄建立純而又純的法條主義之夢,而將道德話語系統融入司法的價值判斷,那麼壓力型司法將在以道德論證彌補法律之確定性的裂縫以及以判決書說理制度增加司法判決的可接受性之方法選擇中走出困境。
40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07
季金華.司法權威的文化建構機理[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31(06):3-12.
關鍵詞:司法;權威;文化;機理
摘要: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司法權威取決於人們對司法主體的文化定位、司法過程的文化認同和司法結果的文化支持。司法主體權威的內涵、能量和界限取決於司法角色的文化定位、司法功能的文化期待和司法管轄範圍的文化選擇;司法活動是尋找事實和尋求法律的文化認識、文化評價和文化選擇的過程,其權威根源於文化認同,來自於文化共識,立基於文化解釋。司法裁判的權威深受人們訴訟觀念的影響,尊重司法結果的文化意識是司法權威確立的前提,認同司法結果的文化取向是司法權威的基礎,支持司法最終解決的文化理念是司法權威的支撐。只有給法官能夠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空間,只要對司法機關作出的事實判斷、法律解釋、司法立法給予足夠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法官才能擺脫外在的各種壓力,真正走向自治和自強,從而不斷地提升司法的權威性。
40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14
楊建軍.司法的中國特色[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31(01):3-14.
關鍵詞:中國特色;司法;政治;職業化;民主化
摘要:中國司法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存在着"本土化"與"普適化"碰撞和平衡的難題與困境。政治制度的複雜多樣性、司法文化傳統、國情、大國崛起的使命、政治主體的自決性等多元因素,決定了中國司法應當保持自身特色。與世界通行司法規律兼容,體現高效、便捷,滿足民眾實質正義的心理期待,維護社會穩定,捍衛國家主權,推進法治國家建設目標的實現,是中國司法應當具有的特色。合理平衡和協調政治化的司法與技術化的司法、專業化的司法與大眾化的司法、克制化的司法與能動化的司法,是打造司法的中國特色的重要路徑。
40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14
劉練軍.民粹主義司法[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31(01):15-29.
關鍵詞:司法;民粹主義;輿論審判;社會精英;實質公正
摘要:民粹主義正在席捲我國司法領域並形成了史上罕見的民粹主義司法現象。民粹主義司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利用現代網絡平台如微博等實施輿論審判。在民粹主義司法形成過程中,社會精英扮演了重要角色。司法在我國是政府展開社會治理的機構之一,如此之司法職能定位決定了滿足民粹主義訴求不可避免地成為司法的一項基本政策。民粹主義司法在謀求案件裁判實質公正的同時表達着對現行法律體制的憤懣與期待等多種民粹主義私貨。無核心價值觀的民粹主義猶如毒樹,民粹主義司法堪稱毒樹之果,它導致程序公正的應然司法觀在我國的確立和鞏固阻礙重重。消除民粹主義司法現象需要法院、政府、社會精英和大眾傳媒的共同努力。
 
40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15
劉治斌.當代中國司法文化與法律的實踐品性[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06):3-10.
關鍵詞:規範有效;事實有效;倫理有效;實踐塑造
摘要:法學關於"什麼是法律"以及所謂"真正的法律"的困惑,主要不是來自於法律的存在和表現形式,而是來自法律的適用。在當代中國的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通過法律的適用,具體而現實地使"法律"具有了規範有效、事實有效和倫理有效三種不同的面向。法官解釋和適用法律存在不同面向這一客觀事實,深刻地揭示出法官對於法律的解釋及適用對於人們認識所謂"正確"的法律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40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18
張超.能動司法與實用主義後果論——基於「法治」理念的一個檢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05):3-10.
關鍵詞:能動司法;實用主義後果論;法治;價值詮釋
摘要:從裁判方法的視角來看,中國能動司法命題所傾向的實用主義後果論對"依法裁判"的法治理念構成了挑戰。實用主義後果論強調司法裁判要"解決問題",而不關心如何依據制定法或先例來解決問題。作為一種沒有法治觀的裁判方法,它顛覆了法治的邏輯,使我們失去了在司法實踐中對法治理念進行價值詮釋的機會。此外,即便強調能動司法所主張的後果是"讓人民滿意",並由此通過民主和法治的內在關係來作出辯護,其也忽視了民主審議觀念中的規範性共識與經驗性共識的區別;另一方面,把能動司法和實用主義後果論限於疑難案件的辯護方式同樣是失敗的,疑難案件並不是我們放棄依法裁判的當然理由,其反而要求我們進一步反思依法裁判和法治的重要性,從而確證妥當的裁判方法。
41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18
方樂.從「問題中國」到「理解中國」——當下中國司法理論研究立場的轉換[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05):11-22.
關鍵詞:司法;司法知識;生活哲學;社會轉型;全球化
摘要:當"司法"日漸成為一個公共話題,有關司法問題的討論就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或者專業問題,而成為一個日常性的生活話題;有關司法問題的理論研究也不再只是一種純粹的學術活動,而更是一種公共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活動。這意味着當下中國有關司法問題理論研究的立場必須要從"問題中國"轉向"理解中國",既要從中國社會轉型以及中、西方互動交往的宏大場景出發,也要在當下社會現實生活的微觀場域裏來理解當下中國司法的問題。同樣,有關司法的理論既要從中國人的生活哲學與生存性智慧中獲致論證資源,也要在中、西方的共識中夯實司法知識的基礎。唯有此,當下中國的司法理論研究才能夠生產和再生產出具有公共性的司法知識產品,才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日常生活的同時建構起自身的理論體系。
 
41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22
田口守一,付玉明.日本裁判員制度的意義與課題[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01):195-200.
關鍵詞:裁判員制度;司法改革;市民參與;司法民主
摘要:裁判員制度是日本國民參與審判的形式,是日本實現司法民主和完善法治的重要舉措,也是戰後60年來日本最大規模的司法改革動作。對實行臨近兩年的裁判員制度進行回顧和檢視,可以發現裁判員制度的確是行走在既定的軌道上,初步實現了預定目標,但是未來仍將面臨實踐的挑戰和考驗。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國民的理解和參與是裁判員制度的最終保障。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