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54篇帖子。

【资料库】3.民事司法制度

42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25
葛洪义.司法权的“中国”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01):39-43.
关键词:司法权;中国问题;司法腐败;监督;制约
摘要:司法权的"中国"问题,首先是一个公共权力的理性化与民主化问题,以及由此而必然产生的法治化问题,其次才是司法问题。司法权的重要是基于公共权力的理性化和民主化的需要,而公共权力的理性化与民主化则又是社会生活理性化的结果。因此,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司法制度,形成一个以理性与民主精神为灵魂和价值取向的强大的司法权,维护理性与民主基础上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必然是研究中国司法权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就决定了,研究中国的司法权问题,必须且不能不将司法权的监督与制约问题摆在中心的位置。
42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28
方乐.司法行为及其选择的文化注释——以转型司法中的中国法官为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05):17-31.
关键词:清官文化;司法;法律社会学
摘要:转型司法中的中国法官,其司法行为不仅会受当下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而且还更多地要受到一种"清官文化"的因素制约;也即在公共的法律生活中,其任何司法行为的做出,除了回应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系统的要求之外,也更反映出了法官对自身名誉的特别爱惜以及对社会评价的特别注意,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好地完成司法任务并尽可能少的给自己惹麻烦。正是在"清官文化"这一文化容器中,不仅社会——文化的情境性因素作用到了法官的身上,而且,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信仰网络里,达致了纠纷中的民众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于法官角色期待的均衡。
42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32
刘克毅,翁杰.法官裁判权的控制与司法公正的实现——以民事裁判制度为中心的讨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04):45-54.
关键词:依法裁判;裁判权控制;司法制度;司法程序
摘要:秉承大陆法系传统、遵循依“法”裁判原则构建的我国司法裁判制度,以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规范作为司法裁判制度运转的枢纽——既作为当事人行为的准则、发动诉讼的根据,也作为法官裁判的标准、控制法官裁判权的基本工具,以及获得裁判结论正当性的基础;与此相应,程序制度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一制度体系与我国的法治现实极不适应。我们应该借鉴英美法系的做法,重构司法裁判制度通过程序制度使当事人、社会公众以恰当的方式参与法官的裁判过程,分享、制约法官的裁判权,正当化法官所“造”之法、所做裁判结论。
42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33
侯猛.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的流动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02):95-100.
关键词:大法官流动;公务员化;法官等级制度;知识分工
摘要:大法官流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背后,反映出来的仍然是法院体制的官僚化、法官的公务员化。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破坏了上诉审与初审司法知识的分工,以及司法与其他部门知识的分工,不利于司法知识传统的形成;同时也强化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控制,以及法院与其他部门的同质化。
42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34
公丕祥.董必武的司法权威观[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01):15-22.
关键词:董必武;司法权威;法制建设;司法机关
摘要:董必武强调,维护法律与司法权威,是加强国家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要维护司法权威,就必须树立司法的社会公信力,缺乏公信力的司法,必然导致司法权威的丧失;要维护司法权威,就必须切实加强审判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必要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要维护司法权威,就必须正确处理有错必纠与维护法院生效裁判的关系,既高度重视涉法信访工作,又要维护司法审判活动的严肃性;要维护司法权威,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司法权。
42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34
方乐.司法的“场域”分析?——以1997年的一次学术论战为背景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01):23-27.
关键词:司法;场域;法官角色转换
摘要:在目前的体制下,司法审判是一个法官由“非司法者”角色向“司法者”角色转换的过程。这种转换是一个法官在多重“场域”夹缝中艰难穿行,并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中进行公共选择的结果。
42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35
周永坤.议行合一原则应当彻底抛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01):53-61.
关键词:议行合一;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国家权力结构
摘要: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议行合一“就是“议”和“行”组织的同一与职能合一。“议行合一”作为一个描述社会主义政权权力结构的概念与社会主义的现实不符,作为一种理想的权力结构模式更是有害。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议行合一”只有在不正常的时期才短暂地存在过,除了战争年代,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福音。因此,“议行合一”的理论与原则应当彻底抛弃。
42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36
李琦.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01):13-21.
关键词:冲突的解决;自治性;正当性
摘要:以冲突解决中的人类需要为依据 ,冲突解决的公正性、效率性、确定性和自治性构成了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的各要素之间不可避免地相互矛盾 ,这意味着当事人和社会都必须理性地为冲突解决设定现实目标。对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的揭示 ,具有冲突解决的正当性的构建功能
 
43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37
章武生.我国法官的重组与分流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03):44-50.
关键词:法官;法官员额;法官重组
摘要: 法官职业化和精英化是法治对现代司法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现有法官人数过多,素质不高,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应在重新界定我国四级法院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审级制度的要求确定各级法院的法官员额和任职资格,并对现任法官进行重组与分流,以优化法院人员结构,构建法官少、辅助人员多的新型法院。
43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48
庞凌.法院政治功能的学理疏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04):29-37.
关键词:法院;司法权;政治功能;宪政
摘要: 现代的法院制度与古代的相比,其区别主要不在于法院纯司法功能的变化,而在于司法与政治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嬗变。法院作为国家政治权力架构中的重要一环、法治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关、民主制度的维持者与裁决者以及人民的法院,就必然要与政治发生关系,具有相应的政治功能,从而在权力分立的政治架构中,通过个案的审理与相关政治行为的判定,发挥着制约其他国家权力,规范权力运行秩序并维护宪政制度的功效。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